在鼓勵、支援奧迪“再合資”的同時,大眾集團似乎忽略了一個事實:其另一家合資企業——一汽-大眾幾乎與上汽大眾具有同等規模的産能,也有盡可能多地導入新車型的需求。因此,大眾集團此舉,是不是顧此失彼?或者是有意“厚此薄彼”?
奧迪“再合資”之所以引起轟動,在於其牽涉到太多關於國家政策、産業發展、企業未來,以及集團與集團、廠家與商家關係等等。昨天,我們從上汽大眾的産能數字,分析了大眾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壓力。這表明,面對日益成熟的汽車市場和瞬息萬變的消費需求,深耕中國市場三十多年的大眾汽車也難有自信繼續保持領先位置。
但與此同時,大眾集團似乎忽略了一個事實:其另一家合資企業——一汽-大眾幾乎與上汽大眾具有同等規模的産能。今天,中國經濟網記者為大家做一個數字解讀。
伴隨著天津工廠在今年5月開工,一汽-大眾未來將擁有東北長春、西南成都、華南佛山、華東青島和華北天津五大基地。
在産能佈局上,一汽-大眾的長春基地已形成90萬輛産能(新華網2016年7月13日報道),主要生産大眾B級車(邁騰和CC)、寶來及奧迪A6L、A4L和Q3、Q5;成都基地已經具備45萬輛産能(《四川日報》2016年10月27日),主要生産速騰和捷達;佛山基地一期形成30萬輛産能(《南方日報》2014年5月8日),生産大眾高爾夫和奧迪A3。
據《長春日報》2013年1月13日報道,一汽-大眾長春工廠在2012年的實際産能就突破100萬輛;另有報道引用一汽-大眾人士的話稱,一汽-大眾成都工廠的産量已達54萬輛,佛山工廠的實際産量也突破了36萬輛。如此算來,一汽-大眾的累計實際産量已經超過190萬輛。
另外,已經開工的青島工廠和天津工廠計劃于2018年投産,規劃産能均為30萬輛(新華網2016年7月13日報道)。這意味著到2018年,一汽-大眾將具備225萬輛的産能儲備。再加上佛山(新華網2016年7月13日報道)、青島(《大眾日報》2014年11月4日)與天津(《天津日報》2016年2月22日)三個基地各預留30萬輛的年産能規劃,到2020年,一汽-大眾的規劃産能將超過300萬輛,達到315萬輛;而將工廠的産能全部釋放,或將突破340萬輛。
兩相比較,一汽-大眾的産能或許還要高於上汽大眾。可見,一汽-大眾也有盡可能多地導入新車型的需求。尤其是缺少SUV和MPV,在過去的幾年間,僅僅依靠市場覆蓋度很低的幾款明星轎車,一汽-大眾的大眾品牌已經“獨木難支”。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説,大眾集團支援奧迪“再合資”,是不是有些顧此失彼?或者是有意“厚此薄彼”?當然,講這些也並非主觀臆測。就在一個月前的廣州車展上,上汽大眾的一款中大型SUV隆重亮相;兩個月前,上汽大眾的一款中大型轎車——輝昂已然上市;5天前,上汽大眾發佈了全新一代中型SUV——途觀三款車型的價格;而在今年3月,上汽大眾發佈了全新換代的MPV車型——途安……這幾款車型可都是一汽-大眾沒有的哦。(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原創報道組)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