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十院士三亞論稻,“分子育種”是中國水稻未來發展方向

2017年04月14日 10:00:51  來源:新華社
字號:    

  “今年,我們正在向新目標——畝産1130公斤即每公頃17噸攻關,我有把握説,有90%的可能性。”“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4月13日在首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上説。與他同臺發表觀點的還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其他9位院士。他們圍繞水稻育種科技創新方向,稻種稻米産業發展模式,水稻産業走向世界發展路徑發表各自的見解。

  記者了解到,水稻作為中國乃至世界的主要口糧作物,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論壇上各位院士及參會專家為國家南繁和全球水稻發展走向的頂層設計,為推動中國水稻引領世界、走向世界以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言獻策。

  “分子設計育種技術是我國水稻育種未來的方向。”“分子設計育種技術説通俗一些就是像設計工業品一樣設計水稻。”中國科學院院士、水稻分子育種專家李家洋介紹,分子育種利用現代資訊和生物技術,通過雜交、分子標注選擇和對遺傳機理基因的了解,實現從傳統“經驗育種”到定向、高效“精確育種”的躍升。他舉例説,經過研究發現,大米口感好不好取決於兩個基因,弄明白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對不同品種進行相應的置換和改造,得到想要的口味。此外,水稻品種的定向設計可又好又快地實現新品種培育,能夠實現大規模的品種增加。“這個意義是非凡的,能夠實現高産優質,也會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李家洋強調。

  “我們去年年底找到了那個基因,用它可以培育出高産高抗性澱粉的水稻,適合糖尿病人吃。”李家洋説。“未來,中國1億多糖尿病患者將因此受惠。”據中國農業科學院預測2030年該技術將會有重大突破,之後將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

  我國不僅是水稻資源的富國,也是水稻生産大國、水稻科技強國。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在水稻科技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水稻的幾次革命,都是中國原創。世界矮稈稻育種的‘綠色革命’源於我國。1996年,我國啟動了超級稻育種技術的研究,在追求産量的同時,兼顧品質和抗性,超級稻帶來的是第三次革命。”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説。

  首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11日至14日在海南三亞舉行,吸引了10多個國家和地區700多名業界人士參加,十大院士同臺論稻,是世界水稻領域頂級盛事。

  (原標題:十院士三亞論稻 “分子育種”是水稻未來發展方向)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