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輪暴漲讓我感到很不安,似乎看到了多年前的影子。”山東金鄉蒜商老陳2008年剛進入炒蒜市場便遭受了一記當頭棒喝,那次失敗讓他至今心有餘悸。
在今年這波暴漲中,老陳把前幾年的虧空終於補齊了,而他又把目光投向了生薑這類沒有期貨盤的小品種。“農産品供求關係的細微變化給炒作提供了機會。”老陳説。
“蒜你狠” 跌宕起伏
“其實每個人都在賭。”這是老陳説得最多的一句話,但巨大的盲目性和商人與生俱來的貪婪讓很多蒜商都賭錯了。
在經歷了2006年蒜價的“黃金年代”後,2007年大蒜價格快速回落,到當年6月中旬,新蒜價格跌至0.75元/斤的低位。這讓老陳和合夥人看到了發財的希望,於是通過各種渠道湊了100多萬元,毅然決然地“殺入”蒜市抄底。
“不成想,2008年蒜價徹底崩盤,一度觸及0.05元/斤的歷史低位。”談起那段不堪回首的經歷,老陳記憶猶新,“儘管後來回漲了一些,但很快我們連冷庫費用都抵不上了,最後真是血本無歸。”
在老陳的印象中,蒜價2009年觸底反彈,2010年“一騎絕塵”,2011年“蒜你狠”不知所蹤、“蒜你賤”如約而至。在達到了2012年的高峰後,蒜價2013年、2014年又跌入谷底,直到2015年才有所好轉。
期貨市場中,大豆、小麥、玉米、白糖等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農産品,由於體量過大,難以讓少數投機者炒作。然而,大蒜産地集中、易於在冷庫中儲存,成為最合適“炒作”的農産品之一。
“補虧空” 老陳佈局
6日淩晨4點,北京新發地市場一片繁忙。中國證券報記者實地探訪大蒜分銷商走貨時發現,當天袋裝幹蒜批發價高達480元/袋,每袋僅有58.5斤。“以前袋裝蒜都是60斤一包,最近大蒜價格漲上去了,不光我們拿貨價漲了,蒜商那邊每包蒜重量也跟著縮水,我們也只能提高賣價,但還是掙不著錢。”一位商戶指著不遠處的冷庫説道,“錢都給他們掙去了。”
新發地每日市場行情價格顯示,大蒜平均批發價從年初的每斤4.95元上漲至7.3元,漲幅達47.47%。品種優質的大蒜零售價突破8.5元,大有2006年的影子。
對於本輪大蒜價格“瘋漲”,老陳認為,主要原因是種植面積減少和災害天氣導致減産。對於未來蒜價的走勢,老陳持較為謹慎的態度。“春節前,大蒜價格可能還跌不下來。等到明年3、4月份雲南那邊新蒜上市,會對價格造成一些衝擊。”
“今年蒜價大幅上漲,蒜農相應會加大種植面積。如果明年不遇上極端天氣,大蒜産量會有較大提升,到時蒜價恐怕又會坐上‘過山車’”。和合夥人商議後,老陳選擇在7.5元/斤的價位出完了這一季的庫存蒜,細算下來正好能把前幾年的虧空填補回來。
與老陳想在今年補虧空的想法相似,記者在北京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調研時,便有商戶稱,“有很多資金較為雄厚的分銷商,將夏天收購的蒜放在冷庫中等待市場供需失衡時出手,以期獲得高利潤。甚至有個別老闆,今年一年盈利就超1200萬。”
在老陳看來,本輪大蒜價格的快速上漲,與8年前那一波漲勢本質上實則並沒有差異,都是由於供求失衡而引起。
“大蒜價格漲勢過快,一方面是供給偏緊,另一方面就是炒作。”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認為,從經濟收益上看,農民更願意外出打工,導致農産品尤其是蔥、姜、蒜等經濟作物的耕種面積大幅度減少。同時,這些産品需求又比較穩定,因此便有一些人在流通環節中囤積居奇和趁機炒作。
“別嫌貴” 資金躁動
隨著大蒜價格上漲,姜也出現順勢而漲的勢頭。據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的商戶介紹,零售價已超過4元/斤。他甚至還對記者講:“別嫌貴,過幾天這個價你也買不到了。”
縱觀往年所炒作的農産品,都具有一個共同特性,就是易儲存。當下大蒜、姜等被持續炒作,也很容易産生示範效應,推升其他農産品的價格。老陳的合夥人就在打算將今年的全部收益追加進去,再賺一把。
值得注意的是,蒜、姜等農産品大多是沒有在期貨市場交易,市場化程度不高。這主要是由於它們雖然是日常所需,但需求和期貨市場上的品種相比不大,産量也不大,同時也不具備戰略儲存的意義,因此極易被投機者操縱。
“但炒作農産品不能算是投資,只能是短期資金炒作的一個品種。炒作大蒜的故事,都是短期現象。”莫尼塔宏觀分析師夏天然表示,畢竟現在處於‘資産荒’狀態,房地産收緊後,資金會流到其他地方。産地較集中,産量有限的産品,更易受到操縱。
夏天然表示,想完全避免農産品被炒作,難度很大,除非政府進行價格干預,這種方式最為簡單,當然還可以限制囤貨或者政府儲備等。
大蒜等農産品的炒作,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它是“資産荒”下投資資金的新戰場嗎?趙慶明表示:“農産品市場非常小,吸納資金較為有限。當前,經濟增速下降、通脹率下降,同時企業利潤率下降。在此情況下,高收益低風險的金融産品一定是減少的,因此還是應該讓市場來自動平衡,不應誇大所謂‘資産荒’。”
市場呈非理性狀態,在大蒜價格的暴漲暴跌中,一些蒜農的虧損更是高達每畝上千元。同時,預期的不穩定,也使得部分農産品更易被炒作,價格上下浮動過大。老陳坦言,“最好能從源頭上保障蒜産量的穩定,引導蒜農合理安排生産播種計劃。”對此,業內人士稱,“保險+期貨”的模式有利於保護農民種植利益。
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日前表示,我國農業風險呈加大趨勢,亟須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場風險管理機制。一要豐富市場風險管理工具,加強知識普及。在抓好農業生産、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主動利用價格保險、農産品期貨等現代管理工具;二要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範圍;三要大力探索“以銷定産+價格保險”模式。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