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瘋狂棉價衝擊 紡織業近四成企業放假

2016年08月02日 08:10:04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瘋狂棉價衝擊紡織業近四成企業“放假”

  見習記者 趙黎昀

  “貨還沒發就虧本,紡織企業都很困惑,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河南夏邑縣華鵬棉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敏峰一語道出如今國內涉棉紡織企業的生存現狀。

  今年3月至今,國內棉花價格陡然爬升,期貨價飆漲近70%,市場均價每噸也增加超過3000元。成本高企,商品價格提不上來,讓很多紡織企業面臨虧本生産的局面。在棉價起伏不定的大環境下,部分企業選擇以放假或關廠的形式暫停生産。

  紡織企業陷入尷尬局面

  單日漲幅超過5%,每噸漲價數百元,這樣的戲碼,在近一個時期來的棉花期貨市場很常見。

  今年3月1日,鄭棉合約CF1701達到年內最低值9645元/噸,之後棉花期貨價格大幅震蕩上行,7月18日高衝至16185元/噸。不到5個月時間,價格飆漲近七成,達到近兩年內最高位。

  期貨市場全盤飄紅,現貨棉花價格也漲勢兇猛。

  證券時報記者從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網站查詢發現,近期國儲棉計劃掛牌出庫銷售的儲備棉均全部成交,且成交價格飛速攀升。據7月28日公佈數據顯示,當日掛牌成交平均價格14592元/噸,折3128標準棉價格15537元/噸。當日最高成交價16350元/噸,創下新高,最高加價3020元/噸。這一價格相較今年5月3日國儲棉開拍時的12428元/噸,已呈現大幅上漲。

  國家發改委網站7月26日發佈的消息也顯示,據有關方面監測,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12596元/噸,環比上漲1.6%;新疆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12260元/噸,與上月基本持平;鄭州棉花期貨9月合約結算價13154元/噸,環比上漲4.7%;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電子撮合交易9月合同均價12925元/噸,環比上漲7.3%。

  原材料價格一路漲漲漲,讓國內紡織企業陷入進退兩難境地。

  “今年3月時棉花市場均價約12000元/噸,如今最高價已經超過15500元/噸。棉價異常衝高,後期是漲是跌難預料。這導致上游企業成本提高,但産品無法對等提價,企業寧可限産或停産觀望。”河南紡織行業協會秘書長李繼鋒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棉價上漲看似能夠為産品增值,但實際卻“高處不勝寒”。由於市場對未來棉價預期不佳,涉棉企業的高成本無法順利傳遞到産業鏈下游,繼續生産只會帶來虧本、高庫存風險。河南作為全國紗線産量第二大省,擁有涉棉企業700多家。如今,省內不少中小型涉棉企業都已轉型從事化學纖維類材料紡織品生産,或加大生産中對化纖的使用。

  朱敏峰介紹,7月29日前後期貨棉價跳水,該公司剛入手的棉花兩天內每噸就虧了1000多元。近期棉價波動對紡廠、織廠都有影響。該公司正常每日生産消耗棉花40余噸,近幾個月來,用棉成本每噸就增加三四千元,但生産出的紗線每噸價格僅上漲約一千元,再到下游布産品,每米價格提升不過兩三毛錢。這導致生産一米布還要賠五毛錢,訂單量也大幅縮水。

  “現在天氣炎熱,生産成本虛高,又正值傳統意義上的紡織淡季,很多企業都挺不住選擇關門。”據他了解,今年四月以來,全國近40%的涉棉企業都已紛紛通過放假等形式暫停生産。

  供不應求 國儲棉競拍難

  價格異常波動,往往是市場供需失衡所致。

  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對14省區87縣市1837戶農戶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5月20日,全國累計加工皮棉501.3萬噸,同比減少108.2萬噸,較過去四年的正常年份減少205.2萬噸。全國累計銷售皮棉461.7萬噸,同比增加29.6萬噸,較過去四年的正常年份減少172.9萬噸。

  另據該監測系統于5月中旬就棉花實播面積在全國展開的專項調查顯示,在樣本涉及的15個省(自治區)、74個植棉縣(市、團場)、3700個定點植棉資訊聯繫戶範圍內,2016年棉花實播面積4385.1萬畝,同比減少733.7萬畝,降幅14.3%。其中黃河流域棉花實播面積為832.8萬畝,同比下降24.7%;長江流域棉花實播面積為574.7萬畝,同比下降27.7%;西北內陸棉花實播面積為2928.1萬畝,同比下降7%。

  “商品棉供給趨緊,國內商業流通領域的棉花目前已近乎銷售一空。一般此時,進口棉和國家千萬噸以上的國儲棉是救濟市場的主要渠道。”李繼鋒稱,進口棉每年僅有89.2萬噸的進口配額,今年早早就已售完。為改善國內棉花供給,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國家儲備棉輪出有關安排》,確定年度國儲棉輪出交易時間為5月3日至8月31日,提高紡織工業競爭力。涉棉企業原將希望寄託在國儲棉上,但此後的拋儲結果卻讓企業大跌眼鏡。

  “國儲棉短期內出庫速度慢、出庫資源數量不足,造成目前企業搶佔棉花資源,棉花價格飆漲。”據介紹,自5月3日啟動國儲棉輪出後,實際日均投放量僅2萬噸左右,遠低於拍儲規定的5萬噸。有的倉庫出庫緩慢,甚至企業競拍完成後,棉商品仍遲遲未出庫,無法解決企業急需原材料生産的燃眉之急。此外,棉花期貨今年猛漲的勢頭也吸引貿易商前來搶佔份額,大筆資源被競拍後並未實際出庫使用,而被作為對賭行情的籌碼。

  聯名呼籲棉價回歸正常

  眼看棉價帶來的影響愈演愈烈,涉棉企業坐不住了。

  李繼鋒稱,近日湖北、山東、河北、浙江、廣東等地的近150家棉紡織企業以電話、聯名上書等形式向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反映儲備棉投放存在的問題。而在今年7月初,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也組織包括 新野紡織 、裕豐紡織、平棉紡織、永安紡織等知名企業在內的省內34家涉棉企業召開會議。針對棉花供給失衡、價格異常上漲的問題,以聯名上書形式向國家相關部門進行呼籲。

  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提供的《關於國儲棉競拍政策的幾點建議》中提到,現階段國內紡織行業成本高、競爭力下降,且受國外紡織品進口衝擊,出口下滑等局面未有改觀。眼下國儲棉競爭激烈,主要原因是投放量太少,棉花公檢速度慢。儘管中儲棉總公司和國家纖檢局等部門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但效果仍不盡如人意。

  對此,企業集體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國儲棉投放量,確保日均5萬噸。加快棉花出庫進度。凡是競拍過的棉花10日內不能出庫者,由中儲棉辦理移庫到指定庫點。對惡意炒作儲備棉的企業,追退非法所得。改變檢驗方法,降低檢驗比例。同時,充分發揮社會公檢力量,纖檢部門監督檢查,加快公檢速度,確保供應充足。對儲備棉出現的品質、數量、服務等問題設立舉報電話,加強社會監督。

  “針對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國家相關部門近幾日已經將儲備棉日投放量提升到每日3萬噸,棉花期貨價格也出現了回調。”李繼鋒稱,從長遠來看,棉花價格肯定是會回歸正常水準的。棉花作為生産資料,價格受市場供需變化會有正常起伏,但如果價格偏離價值過多,必然要回歸。棉價非理性波動對行業會造成衝擊,相關部門應加大棉花調控力度,使價格儘快歸於合理。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