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農業

農業治“三高”改革有六招:成本高企喪失優勢

2016年02月06日 13:04: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當前,中國農業領域出現一種“三高”現象——高産量、高庫存、高進口。專家分析,這種怪現象折射出農業結構存在一定的問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迫在眉睫。來自農業部的資訊,今年我國將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重點從優化種養業結構、發展非農産業、優化農業佈局、加強服務引導等方面尋求突破,全面提高農業素質,促進農民增收。

  一邊豐産一邊進口

  眾所週知,中國是糧食生産大國,2015年全國糧食總産量為6.21億噸,比2014年增長2.4%,已是“十二連增”。但一邊是國內糧食連年豐收,另一邊卻是大量從國外進口糧食。

  據統計,2015年前11個月進口糧食為1.13億噸,與2014年同期相比增加27.3%,是有史以來第二次過“億”。按照進口糧佔比計算,當前國內每7斤糧食裏即有1斤來自國外。

  受進口糧食衝擊,國産糧食只能積壓在倉庫,造成了庫存高企。“現在玉米的庫存可能是歷史上的最高水準。”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介紹,進口大麥、高粱、木薯等替代玉米,使得國內玉米銷售受到衝擊,出現滯銷積壓,這是中國糧食市場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

  除玉米外,很多農産品的庫存也相當嚴重。據國家糧食局透露,目前我國糧食庫存達到新高,各類糧油倉儲企業儲存的糧食數量之大前所未有,儲存在露天和簡易存儲設施中的國家政策性糧食數量之多也前所未有。

  美國農業部的報告顯示,2015/2016市場年度,中國主糧庫存規模居世界第一。

  成本高企喪失優勢

  國産糧不敵進口糧,價格問題是主要原因之一。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張正河對本報記者説,總體上看,當前糧食需求還是大於供給,所以要進口糧食彌補缺口。但具體分析,國産糧食生産成本高,價格高於進口糧食,很多農産品加工廠因此不願意收購國産糧。

  “從價格上講,中國自己生産的玉米沒有價格競爭優勢,所以不得不都進了倉庫,這導致現在中國玉米的庫存可能是歷史上的最高水準。”陳錫文稱。此外,據了解,棉花、大豆、蔗糖等人工成本高的品種近年來都在大量進口。

  據國家發改委數據,2014年我國玉米每畝現金成本是417元,綜合成本是1064元;據美國農業部數據,同期美國玉米每畝折成人民幣現金成本是393元,綜合成本是697元。

  如何從根本上扭轉當前的困局?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加大創新驅動力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專家指出,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在供給側進行結構性改革,才能有效緩解當前糧食産量、庫存量、進口量“三量齊增”的局面。

  優化結構調量增效

  對於農業供給側改革,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産品庫存量,加快糧食加工轉化;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降低生産成本,提高農業效益和競爭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等農業供給的薄弱環節,增加市場緊缺農産品的生産。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認為,供給側改革要抓好6個方面工作:一是調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的産品結構、生産結構和區域結構;二是提品質;三是促融合,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四是去庫存;五是降成本,著力降低農業的生産成本、流通成本、行銷成本;六是補短板,大力加強制約農業發展的薄弱環節。

  “我國農民生産要素組合能力不高,資訊溝通差,市場意識不強。”張正河舉例説,當市場對一種農産品需求大時,農民們一窩蜂地去種植,造成供大於求、價格下跌;於是農民們又一窩蜂地放棄這種農産品,改種其他市場短缺的産品,致使很多農産品價格波動大。

  張正河認為,供給側改革要根據市場調配供給,提高農民素質,培養有能力的農場主,提高農業競爭力,使中國農業走向經營規模化,生産過程科技化、高效化,農産品商品化、標準化的現代化農業道路。記者 羅 蘭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