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養老金入市”須糾偏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下一步,人社部將指導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規模比較大、支撐能力比較強的省份抓緊啟動投資運營,同時引導其他省份積極參與,並繼續做好投資監管工作,開展投資績效考核評價,加強監督檢查,防控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養老基金投資運營的實施並不意味著入市,進入股市只是養老基金投資的一種選擇,並且由市場機構根據市場狀況來選擇入市的時點。
目前,社會各界對于“養老金入市”的討論逐漸增加,多種解讀相繼出現,對于“養老金入市會給股市帶來增量資金”的測算數據不時露面。權威人士表示,國務院印發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規定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范圍,對養老金的各類資產配置比例均有所限制,單純根據理論值測算會有多少養老金投資股市的做法有失妥當。
“在提到‘養老金入市’的時候,‘市’是指市場,這個市場包括股市但不限于股市。即使是投資權益類資產,除了股票外,養老金還可以投資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這幾類產品合計的投資比例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所以,並不能認為各地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後,會有30%的比例去直投股票。”權威人士稱。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2015年國務院印發了相關辦法後,有關部門協同推進地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運營工作,並于2016年底取得進展。由此所制定的委托投資合同,明確了委托人和受托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給予地方委托人一定的選擇空間。參照委托資金到賬當年的委托期同期限記賬式國債算術平均發行利率,一些地方對投資前景進行了分析和研究。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也在考慮如何對養老金進行一定期限內的組合配置。
前述專家表示,對于受托投資機構而言,地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在合同中明確的委托期限越長,將越有利于資金的保值增值,因為這樣更便于進行較長周期的大類資產配置,以平滑收益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將從較長期限考慮資金在各大類資產上的配置問題。而就具體情況而言,各地會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基金結余狀況和結構狀況,推進基金中長期測算工作,制定委托計劃,所以相關的投資效果,既要看市場表現,也取決于具體委托的資金量和投資期限等因素。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