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7日電 農業部今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農業部市場與經濟資訊司副司長王平介紹了上半年重點農産品市場運作情況。王平表示,今年以來,我國農産品價格總體延續近年的下跌走勢,但部分産品價格開始企穩回升。受農産品供需基本面影響,預計年內農産品價格總體仍將偏弱運作,但部分品種有望回暖。
王平介紹,今年以來,我國農産品價格總體延續近年的下跌走勢,但部分産品價格開始企穩回升。上半年,農業部編制並定期發佈的農産品批發價格200指數均值為102.6,同比下降9.8個點。鮮活産品價格大幅下跌。蔬菜、豬肉、雞肉、雞蛋價格指數同比分別降25.5、15.8、10.7和21.8個點。小麥玉米價格同比下跌。小麥、玉米批發均價分別為每斤1.31元和0.79元,同比分別降6.8%和14.4%;稻穀、大豆價格同比分別上漲2.6%、6.9%。據農業部分析,今年上半年國內農産品市場運作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鮮活農産品供求關係總體寬鬆。主要是,第一,禽蛋禽肉生産規模擴大較多。受前兩年禽蛋禽肉高價刺激和去年以來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回落影響,今年以來雞蛋、白羽肉雞、黃羽肉雞産量都有所增長,再加上H7N9流感疫情影響和季節性消費低迷,雞蛋價格一度跌至近10年最低水準,禽肉價格一度跌至近3年最低水準。第二,蔬菜大量集中上市。受去年高價刺激,蔬菜種植面積擴大,今年580個重點縣監測點在田面積同比增加,再加上今年北方天氣回暖快,導致開春後蔬菜大量集中上市,價格下跌早、跌幅大。
二是玉米收儲政策改革成效開始顯現,價格進一步回歸市場。玉米價格下跌降低了畜禽飼料成本。目前,玉米佔飼料成本的50%左右,初步測算去年新玉米價格下跌帶動飼料成本同比降低10%以上,産品降價空間擴大。玉米結構調整後蔬菜、雜糧雜豆等供應增加。去年全國玉米麵積大幅調減,大多改種大豆、雜糧雜豆、蔬菜、馬鈴薯和飼草等市場需要的品種,由於部分品種供給增加,市場需求彈性小,價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時,玉米價格下跌也給相關替代産品帶來價格下行壓力。這主要表現為玉米及其下游産品對小麥、稻穀、高粱、大麥以及蔗糖、馬鈴薯等有很強的替代性,減少了這些産品的消費需求。
三是生豬價格今年以來持續下跌。據農業部監測,上半年我國集貿市場豬肉和生豬價格同比分別跌9.7%和16.2%,春節過後連續4個月下跌。據農業部分析,本輪豬肉價格下跌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豬肉供給增加。1-5月份農業部監測的我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生豬屠宰量累計8657萬頭,同比增0.9%。二是消費進入淡季。二季度歷來是豬肉消費淡季,同時今年因為禽肉和禽蛋價格下跌也替代了一部分豬肉消費,拉低了豬價。三是生豬集中出欄。春節後豬價一路下跌,養殖戶存在壓欄待售現象,導致5月份集中出欄,加劇了供應過剩局面,導致生豬價格又開始下跌。
四是農産品進口持續增加。近年來,國內外農産品始終保持較大價差,驅動進口持續快速增長,對國內農産品市場運作産生了一定的影響。農業部做了一個測算,2011至2016年,我國穀物、大豆、肉類、奶製品進口量年均增速分別為32.2%、9.8%、24.9%和16.6%,穀物粉等製品、蔬菜水果製品及其他食品進口量年均增速分別為19.0%、2.4%和16.4%。今年1-5月,我國多數農産品進口繼續增加,小麥、大麥、大豆、油菜籽、牛肉和羊肉進口量同比分別增長67.3%、130%、19.8%、21.4%、14.0%和8.3%。再就是油菜籽,我國長江流域、黃河流域油菜籽的面積都在下降,所以對進口的需求也在增加。
王平表示,從後期走勢看,受農産品供需基本面影響,預計年內農産品價格總體仍將偏弱運作,但部分品種有望回暖。糧食價格有望基本穩定。玉米國內價格與國際已基本接軌,近期價格出現上漲,消費需求持續轉旺,現在來看玉米價格基本調整到位,但由於庫存相對較高,預計全年玉米市場價格仍將低位平穩運作;受最低收購價政策支撐,稻米、小麥市場價格將保持基本穩定。大豆收購價可能低於去年。由於東北種植面積增加較多,再加上全球豐産預期,預計今年國內新産大豆開秤價可能會偏低。
王平指出,生豬價格總體平穩。生豬産能有所恢復,但受散養戶持續退出、環保和用地趨緊等因素影響,生豬産能恢復偏慢,特別是隨著中秋、國慶等傳統節日的陸續到來,豬肉消費將逐步增加,價格將有所上漲,但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禽蛋禽肉價格將有所回暖。目前禽蛋禽肉産能已經開始調減,近期雞蛋價格已出現反彈跡象,但年內消化過剩仍需一段時間,預計價格將保持平穩回升態勢。
王平還指出,蔬菜價格總體不如去年,但與往年平均水準基本相當。今年蔬菜種植面積擴大,雖然近期南方降水較多,局部受災地區蔬菜價格出現短時上漲,但預計全年主要蔬菜品種價格可能總體上比去年要弱一些。另外,雜糧雜豆價格預計今年總體偏弱。今年高粱、穀子、蕎麥等雜糧雜豆種植面積將繼續增加,但由於需求基本穩定,加上價格彈性小,部分價格可能出現下降。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