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説説民國 聊齊白石畫價與北京房價的糾纏

2016年12月30日 10:30:14  來源:  據人民政協網、燕趙晚報
字號:    

  《蓮池書院》 設色紙本  65 × 48 cm

  《蓮池書院》 設色紙本 65 × 48 cm

  畫價兌米PK房價兌米

  如何科學、客觀地衡量民國以來齊白石畫價的變化,不但是收藏學問題,更是經濟學問題。民國時期的貨幣和物價,難於直接將人民幣和當今的物價做對比,貨幣實際購買力的比較更有參考價值。中國自古講究“民以食為天”,糧食是國家的根本和底線。按照經濟學的一般原理,以糧食價格來衡量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貨幣實際購買力最為可靠。先看房價兌大米的比較,有關資料顯示,1924年北京的米價是每百斤7.94元,齊白石1926年買下的跨車衚同15號院所花費的2000元,大約能買2.5萬斤大米,每平米房價兌100多斤大米。

  根據近期北京大米批發價,2.5萬斤大米大約是24萬元。而北京金融街的住宅二手房均價在2016年10月已經漲到了每平方米12萬元。按大米價格的可比購買力計算,這一地區的房價90年間上漲了100倍。當年買下整座四合院所“花費”的2.5萬斤大米,現在只能買金融街2平方米的房子。

  再來看齊白石畫價兌大米的比較。1931年,齊白石自漲畫價後,大約是每平方尺5元,大約可以買63斤大米。而在中國嘉德2016秋拍中亮相的、繪于1933年的《蓮池書院》約2.8平方尺,估價為1800萬元至2800萬元。我們取其中值2300萬元,每平方尺大約821萬元,根據近期北京大米價格,每平方尺畫作大約可買86萬斤大米。按大米價格的可比購買力計算,齊白石畫價80餘年間升值近1400倍,漲幅遠遠超過齊白石1926年買下的那套四合院所在地——北京金融街地區的房價漲幅。

  藝術的魅力和價值使得齊白石的畫價,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超越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如果我們有機會去民國置業,是買北京的房子當公寓,還是做一位齊白石畫作的收藏家?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