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老屋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41.7×49.3cm
用平民心境畫房子
如果仔細觀察不難發現,與歷代田園山水畫相比,齊白石山水畫中房屋出現的頻率非常高,而且在畫面中所佔比例較大。儘管畫中的房屋出鏡頻率高、佔比較大,但是對普通人來説並不是那麼引人注目。對於齊白石畫作愛好者而言,畫中的房屋是夢想中的精神家園——房子周圍的環境和畫面所體現出的意境,都堪稱完美。
白石老人為什麼這麼喜歡畫房子,我們不得而知,或許跟他的出身、生平境遇有很大關係。新中國成立前,齊白石在學術界的評價並沒有達到如今“泰山北斗”般的地位,這和他前半生的漂泊、對藝術執著追求時生活的拮據和窮其一生平衡創作與經營的關係等有莫大關聯。
齊白石的山水畫,與歷代名家的山水畫相較擁有更多的“平民心境”,以《蓮池書院》為例。常言保定文化有“三寶”——“一文、一武、一衙署”,“文”指的就是蓮池書院。蓮池書院不是一般的小書院,乾隆皇帝曾3次臨幸這裡,並賜匾題詩勉勵師生;毛澤東曾蒞臨蓮池説:“蓮池之所以有名,關鍵是蓮池書院有名,蓮池書院在清末可稱為全國書院之冠。”蓮池書院中亭臺軒榭、飛檐鬥拱、小橋流水、碑牌林立、風光如畫。但在齊白石筆下,如此負有盛名的蓮池書院,僅五棟瓦房、一池蓮花、三株垂柳、一架葡萄和遠方樹木而已,一派田園風情。把蓮池書院改造成自己心目中的田園風情,可能是齊白石內心深處的平民心境作祟。
齊白石的民國畫價與房價 比較
民國時代的齊白石雖然談不上生活窘迫,但絕非大富大貴之人,他的字畫價格並不昂貴。民國時期的畫家,喜歡請更有名的人為自己定潤格,於是,齊白石在1921年前後託人請吳昌碩幫自己定畫價:4尺12元(8.6兩銀)、5尺18元(12.9兩銀)、6尺24元(17兩銀)、8尺30元(21兩銀)。以現代經濟學的觀點來看,這種定價方式的本質是,在市場資訊極不完備的情況下,請對市場更了解、資訊獲得途徑更豐富的專家幫助生産者定價。這是各個行業在市場經濟不發達的市場中常用的定價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現在看來,這價格並不昂貴,比當時很多名家便宜,當代藏家如穿越到民國絕對是瘋狂掃貨的節奏。於是,1931年,齊白石的作品漲價了:花卉條幅,二尺10元、三尺15元、四尺20元(一尺寬)。即便這樣的價格,也依舊比同時期的很多畫家要低。
經過不懈努力,1922年又得益於陳師曾的鼎力支援,齊白石在日本爆紅,作品大賣。於是1926年,為了能夠在北京有個安靜的生活創作環境,64歲的白石老人花兩千銀元買下跨車衚同15號院。跨車衚同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中部,北起太平橋大街,南至辟才衚同,清朝時稱為“車子衚同”,相傳是由於衚同中有造車廠而得名。如今,這裡是號稱“中國華爾街”的金融街所在地,國際金融巨頭林立,很難想像高樓林立的金融街區域還有這樣一個四合院。
據資料顯示,跨車衚同15號院坐西朝東,面積204平方米,是一座三合院帶跨院的住宅。按兩千銀元計,當年齊白石買下這所院子時,每平米的價格是9.8元,這基本相當於當時齊白石兩平方尺畫的價格。其實,民國時期北京的房價並不貴,由於不是首都,也不是工業中心和金融中心,北京的物價普遍低於上海、南京、重慶等地,房價也是如此。根據1933年南京國民政府制定的《文官官等官俸表》規定,民國公務員的最低工資級別是55元。1927年公佈的《大學教員資格條例》規定,大學教授月薪為400到600元,講師為160到260元。以此來看,大學教授工作幾個月,就能在北京買個四合院;一般公務員,3年的收入可以在北京買個四合院;被資本家殘酷剝削、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無産階級代表——紡織女工們,五六年的收入可以在北京買個四合院。
如今價格高昂的北京房産,不但紡織女工買不起,就連大學教授恐怕也買不起。這麼一算,從民國到現在,北京的房價漲幅相當驚人。不過,還有漲幅更驚人的——那就是齊白石的畫價。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