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冊》 設色紙本 冊頁(十二開) 31.5 × 35 cm
與眾不同的宜居山水
從收藏家的角度來看,齊白石的山水畫,無論是和中國古代的職業畫家抑或文人畫家相比,都有著一種與眾不同的藝術語境,堪稱“異類”。中國山水畫歷來擅畫奇峰異水,而齊白石則擅長描繪田園風情。其實中國傳統山水畫中也有田園山水畫這個門類,而且起源甚早,自隋代展子虔《遊春圖》、唐代王維《輞川莊圖》已初具概念,但上千年來發展緩慢,並不是山水畫的主流。
中國山水畫突飛猛進大發展的唐宋時期,國家掌權者和社會精英階層更心慕魏晉以來“詩酒風流”的名士文化,而不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儒家正統思想。所以這一時期的畫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畫作的精神境界追求“怡悅自我、陶冶性情”。
《漢書·古今人物表》裏有記,舜的妹妹是中國最早作畫的人,據説她在畫畫時,講究“造化在心, 別具神技”,所以山水畫畫得是否符合現實、畫中的房子是否真的能夠住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表達心境。而齊白石山水畫與傳統田園山水最大的區別是其宜居性,站在齊白石山水畫前舒適的內心體會,是站在“倪黃”“四王”等歷代名家的山水畫前所感受不到的——如果可以邁步走入畫中,你盡可宜居其間。在齊白石構建的山水天地中,行之有路,居之有屋,屋畔有田、有塘,偶爾還能看到雞鴨家禽,吃喝不愁。你不用替一些畫中住在奇峰半山腰屋中的“隱士”擔心;也不用發愁找不到上山的路,更不用費心思量那些絕巔奇境中的華麗宮殿是如何修建起來的。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