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處於“去電影化”轉型期的華誼兄弟,頻繁並購下並未給自身帶來長遠收益,反而令主業務電影板塊的市場份額嚴重下降,而想要通過遊戲、電競等帶動利潤增長的並購也未能打破僵局。
在華誼兄弟發佈的2016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中,讓外界清晰看到了這家老牌電影公司的不佳近況。據中國經營網記者報道,公司上半年盈利50389.66萬元,凈利潤預計為25194.83萬元~37792.25萬元。根據公司2015年財報,2015年上半年其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5億元人民幣,因此2016年同期預計下降25%~50%。在業界看來,這也將成為華誼兄弟自2009年公開上市以來,跌幅最大的半年。
華誼兄弟股票行情(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華誼電影喪失主業陣地 票房市場佔有率僅為7%
中國青年網記者了解到,自2014年華誼兄弟失去在民營電影公司票房第一的位置後,收益就持續下滑。據相關數據顯示,其2015年的電影票房收入在國産電影票房中的市場份額下滑至4.5%,而今年也僅佔7%。
甚至近日一直被華誼力捧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在上映後也是票房平平,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報道稱,截至12月4日23時59分,該片上映17日,觀影1173.46萬人次,總票房為3.83億元,距離華誼方面的5億保底票房有較大差距。
不止如此,由於排片事宜,馮小剛通過微博公開向王健林“喊話”表達不滿,直指萬達院線玩壟斷、格局小。王思聰更是微博回應稱,是不看好影片而降低排片,雙方大打口水仗。然而這場“鬧劇”並未讓“吃瓜群眾”們走進電影院,反而給華誼方面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雖然,作為出品方的華誼兄弟與萬達院線有著類似的資産規模,但利潤卻是天壤之別。據統計,截至2016年三季度,華誼兄弟的收入為21.52億元,凈利潤為7.38億元;而萬達院線的收入規模卻高達84.37億元,凈利潤也高出華誼約50%,達到了11.48億元。
(圖片來源:wind資訊,界面新聞研究部)
華誼電影票房突然放緩,影視公司的業績遭受重創,為了挽救財報,上市的影視公司們轉向遊戲行業並開啟了“賣出”模式。
華誼兄弟拋售掌趣科技股票 使其淪為輸血機
自2013年3月華誼在股票解禁後便開始陸續減持其持有掌趣科技股份,到2015年3月,華誼持有的股份已降至5%以下。中國青年網記者發現,今年更是力度加大,在9月就減持兩次。據文化産業新聞記者報道,過去的兩年多裏華誼兄弟屢次減持掌趣科技累計套現超過20億元。
掌趣科技股票行情 (圖片來源:360股票)
從掌趣科技的股價曲線中可以看到,進入2016年基本上都呈下跌趨勢;而在華誼兄弟拋售之後,更是一蹶不振。業內人士分析稱,所有以産品為導向的手遊公司都陷入到巨大的危機中,作為較早提出“去電影化”的行業巨頭,華誼兄弟連續減持掌趣科技,收穫了“影遊互動”的早期紅利,但現在,卻不得不在擴張之後放慢腳步,調整策略。
華誼兄弟電競聯姻破滅 重組英雄互娛告吹
作為文娛産業領頭羊的華誼兄弟,也不得不將破局的希望從遊戲題材轉向電競行業。據統計,2015年11月,華誼兄弟公告了19億收購英雄互娛20%的股權事項,投資英雄互娛也為華誼帶來了可觀的收益,當期就為華誼貢獻了投資收益4129萬元,佔比11.5%立下汗馬功勞。
然而,這筆親上加親的聯姻最終未能成行。有業內人士表明,華誼已買不起英雄互娛,根據停牌前的股價計算,英雄互娛的市值比一年前華誼兄弟首次收購其股份時增長了近60億元,這也成為業內人士對雙方無法達成收購的猜測依據。
隨後,華誼兄弟12月6日晚間發佈公告,稱公司原擬重組新三板公司英雄互娛告吹,公司將於12月7日復牌。顯然,電競遊戲並未成為華誼兄弟業績的拯救者。
華誼兄弟這家公司,在老本行電影行業,通過在“去電影化”的轉型道路上已經將其劣勢暴露;多方面的佈局與大量並購也未能獲得穩定持久的收益;通過遊戲打破僵局的希望更並未實現,甚至近期還有要燒錢的影視小鎮正在大舉動工。看起來,華誼兄弟正經歷著一段艱難的日子。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