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中國國有企業引領了去年中國對歐洲投資的飆升,這引發了一系列關於中國企業是否適合擁有歐洲企業資産的疑問。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2日報道,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王健林是大連萬達集團的董事長,也是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資者之一。王健林批評中國國有企業行動遲緩,缺乏長遠的海外擴張戰略。
報道稱,王健林上周在牛津大學發表演講時表示:“因為民營企業老闆做的時間長,國有企業老闆做的時間短,很難制定一個長遠的目標。”王健林稱,國有企業在制度上面比較複雜,要經歷比較多的程式,這樣拖延就可能會導致錯失好的時機,錯過好的項目。
他舉了一個例子。王健林表示,在試圖拿到倫敦的一個房地産項目時,他只有一週時間來完成交易,否則資産將會掛牌拍賣,價格就會上升。
他説:“我迅速決定拿下它,簽署協議並在3天內付了款。在類似的情況下,國有企業很難這麼快做出決定。”
報道稱,在王健林發表上述言論之際,由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和紐約諮詢公司榮鼎諮詢聯合發表的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公司在歐盟的投資達到創紀錄的200億歐元,其中,國有企業佔到70%;2014年投資額140億歐元,國企佔62%。
中國企業對歐洲投資總額增長了44%,其中一部分增長來自國企的幾筆鉅資收購,包括中國化工以超70億歐元的價格收購義大利輪胎企業倍耐力,以及上海錦江國際酒店集團收購歐洲第二大酒店集團盧浮宮酒店——據報道收購價達13億歐元。
報道稱,圍繞中國國企海外收購的擔憂表現在幾個方面。一個擔憂是,2015年全國國資委系統監管企業效益同比下降6.1%,不過央企利潤大幅下滑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一位拒絕透露身份的中國官員表示,國資委現在加大努力確保國企在海外只收購能賺錢的“好項目”。這種約束使收購外國資産和追加投資的審批往往需要數月時間。
哥本哈根商學院教授凱爾·埃裏克·布羅茲高表示,國資委敦促企業投資于有利可圖的項目並不新鮮。他説:“但現在國資委似乎承受著確保投資盈利的壓力。”
報道稱,分析師分析還稱,中國國企收購歐洲企業資産也令人質疑公平性問題。
韓其洛和米科·霍塔裏在榮鼎和墨卡托聯合發表的報告中寫道:“中國新的由政策驅動的融資舉措有可能損害歐盟一體化及其在周邊地區的地緣經濟利益。”
兩人還稱:“它還挑戰了歐洲的一個長期目標,即規範補貼和政府援助,以確保私人資本不會被不按市場規則運營的政府相關企業擠出。”
此外,雙邊市場準入的不對等是歐洲的另一個擔憂。韓其洛和霍塔裏表示:“在那些外國投資者依然在中國受限的領域,中國人的興趣增長尤為迅速,這讓市場準入不對等更加突出。”
報道稱,2015年中國收購金融服務企業的案例增加尤其令人擔憂,因為中國在很大程度上依然禁止歐洲企業收購其金融企業。外國企業在中國收購包括汽車、農業和能源在內的數個其他行業的資産也受到限制。歐洲的所有這些資産都吸引了中國人的興趣。
王健林 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