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不及格”的外貿為什麼被評“優等生”?

2016年03月02日 08:2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3月1日電 (記者 石岩)作為即將召開的兩會上當仁不讓的“重頭戲”,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又將給今年的各項經濟工作定目標,同時總結去年經濟工作的得失。其中,面對去年沒有“達標”的外貿,來自高層的評價備受關注。

  海關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進出口總值24.5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下降1.8%;進口下降13.2%。

  而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進出口增長6%左右”赫然在列。

  “2015年,中國向國際社會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我個人認為是一份優等生的答卷。”對於上述外貿“不及格”的顯示,中國商務部部部長高虎城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明明“不及格”的外貿,怎麼就成了“優等生”了呢?高虎城給出了以下答案:

  全球份額上升

  “外貿是國與國之間的貿易,評價外貿運作情況,必須放在國際大背景下考慮。”高虎城説,2015年全球貿易都在“迅速下降”。根據目前世貿組織公佈的2015年全球73個主要經濟體(佔全球貿易總額90%以上)的情況來看,全球貿易出口2015年下降11.1%,進口下降12.56%。

  高虎城分析,2015年,在世界經濟放緩、外需不振的情況下,全球性的産能過剩導致國際貿易收縮,大宗商品價格斷崖式下降。2015年原油、鐵礦石的價格都下降了40%左右,這一“驚人降幅”是2015年中國外貿下滑的重要原因。此外,地緣政治衝突、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蔓延等問題也對世界經濟和全球貿易造成負面影響。

  “總的來看,2015年,在複雜嚴峻的形勢下,我們的出口表現要好于其他主要經濟體。”高虎城説,由此導致中國在全球出口貿易中份額增加。

  據世貿組織統計,2015年,全球主要經濟體合計出口下降11%,比中國的出口降幅高出8.1個百分點。預計全年中國出口的國際市場份額將超過13%,比2014年提高1個百分點,是歷史上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繼續保持世界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出口大國地位。

  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

  高虎城指出,2015年,中國出口商品結構正在實現從消費品為主向消費品和資本品並重的歷史性轉變。2015年,民營企業、一般貿易、機電産品出口占比分別提高2個、2.1個、1.6個百分點,代表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準的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增長了10%,其中軌道交通、航空航太等技術、資本密集型産品出口增長15%以上,機車車輛出口增長30%。目前,我們的通訊設備已經出口到全球140多個國家,電力設備已經進入歐洲等中高端市場,鐵路設備出口覆蓋了全球六大洲。

  進口的品質和效益提高

  大宗商品進口量保持增長,其中,原油進口量增長8.8%、天然氣增長17.8%、鐵礦石增長2.2%、大豆增長14.4%、銅精礦增長12.5%。由於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我國進口減少付匯188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萬億元。

  外貿對國民經濟貢獻增加

  2015年外貿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1.8億人左右,創造了18%的全國稅收。同期,貨物貿易順差達到5930億美元,增長55%,對促進經濟發展、穩定外匯儲備規模、維護經濟金融安全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對今年外貿的研判

  “總的來看,今年外貿形勢異常嚴峻複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在增加,下行壓力很大。”高虎城説。

  高虎城指出,從國際上看,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外需繼續低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最近分別不同程度下調2016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主要經濟體進入不同的經濟週期和政策週期,市場波動的突發性和放大效應明顯上升,局部地區地緣政治風險在上升。

  “在充分認識到外貿形勢嚴峻性、複雜性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中國外貿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然存在許多有利條件。”高虎城舉例稱,中國與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産業結構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基礎設施完善,産業配套完備,營商環境在持續改善,仍然具有較強的綜合競爭優勢。(完)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