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IT

增強現實技術迅速崛起 智慧手機未來會消失嗎?

2016年08月30日 16:12: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iWorld2016數字世界博覽會上,VR、AR體驗區前排起了長隊。徐楊祎 攝

  中新網北京8月30日電(邱宇) 觸屏的智慧手機或將消失,因為增強現實(AR)技術正在打開一個沒有螢幕的世界。當然,它的實現需要克服重重技術障礙,被炒熱的AR概念仍要面對尚未落地的現實。

  什麼是增強現實

  2009年,麻省理工年輕的印度學生普拉納夫在TED大會的一場演講引起轟動,他通過一款名為“第六感”的設備闡述了AR的概念。

  佩戴這款設備之後,人們在看到一個目標時,眼前就會出現關於該目標的資訊,比如食物的成分、價格,或者迎面走來的陌生人的身份——就像《終結者》中的機器人。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它通過電腦技術,將虛擬資訊應用於真實世界,把真實的環境與虛擬的物體疊加到同一個空間。

  AR技術最早應用於軍事,近期開始與智慧手機結合。在景區遊覽時,用智慧手機攝像頭或AR眼鏡對準建築,就能讀取它的歷史資訊。其原理是構建一個虛擬模型,將其與建築貼合在一起,相當於在建築上貼了一層有虛擬資訊的膜。

  正如普拉納夫在演講中所説,“我們在尋找一個時代,使資訊技術與現實世界融合。”

  普拉納夫在TED大會上介紹第六感設備。

  市場規模或超過虛擬現實

  在AR引發關注之前,完全營造虛擬世界的VR(虛擬現實)技術已率先站上了風口。近期,逐漸有創業者和投資人把目光轉向AR。

  根據易觀發佈的《中國增強現實市場專題研究報告2016》,截至2015年10月,中國AR行業有8家公司獲得融資,主要集中在A輪或Pre-A輪,其中兩家公司融資金額超過1億元。

  亮風臺是獲得融資的AR公司之一。“春江水暖鴨先知”——亮風臺CEO廖春元這樣形容他的體會。他説,從2015年開始,來公司洽談的客戶越來越多,能感覺到市場在逐漸變熱。

  與VR相比,AR的前景似乎更為明朗。廖春元説,VR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視頻和遊戲,AR的應用範圍則可以擴大至醫療、旅遊、交通、教育等各個領域。

  易觀在報告中提到了AR的各種應用:在教育領域,AR可以將靜態的文字、圖片立體化,增強閱讀的趣味性;在醫療領域,醫生可以利用這一技術,在患者需要進行手術的部位創造虛擬坐標,進行手術部位的精確定位。

  國際數據公司(IDC)也看到了AR巨大的發展潛力。該公司在報告中指出,到2020年,全球AR與VR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52億美元擴張至162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81.3%。

  報告稱,2017年後,AR的規模將反超VR,主要體現在醫療、産品設計和製造等領域應用的增長上。

  觸景無限實驗室探索AR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中新網邱宇 攝

  炒熱的概念如何變成産品

  然而,如何能做出一款普及的AR産品仍是讓企業頭疼的問題。

  作為最早進入AR領域的公司,觸景無限董事長、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陸凡回憶説,一家日本企業推出過一款AR瀏覽器,看起來很炫酷,但到底能解決什麼實際問題?日本企業也很困惑。

  一家原本做VR遊戲的公司向記者表示要“開拓AR市場”,該公司成立不到半年,員工人數不到10人。未來打算做哪方面的AR內容?公司創始人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

  “有些公司利用AR技術進行市場炒作”,易觀入口分析師趙子明説,這種炒作以中老年醫療市場和早教市場最為明顯,很多産品屬於牽強附會地結合這一技術,並沒有真正的價值。

  目前,中國有數百家AR企業,多數面臨殘酷的生存壓力。

  觸景無限成立於2010年。“我們基本算是先驅,但差點成了先烈”,陸凡調侃説,“到底怎麼産生價值、怎麼變現?這是最直接的挑戰。我們接了大量項目,靠項目養活自己,公司目前保持微利狀態。”

  廖春元説,之所以沒有看到大量的AR終端産品,是因為面向大眾的産品一般要經歷軍用、商用、終端的過程,需要時間的沉澱。

  資料圖。微軟髮布windows10全息眼鏡。

  無法回避的技術問題

  AR帶來很大的想像空間,但要真正實現應用上的落地,還需要技術的不斷成熟。

  標誌性的AR公司都在美國。成立於2011年的Magic Leap公司在被谷歌等科技巨頭領投後估值高達45億美元,但該公司尚未推出任何正式産品,僅發佈過幾段宣傳視頻,且拒絕透露研發技術。

  另一家代表性公司是微軟。憑藉積累多年的AR底層技術,微軟HoloLens全息眼鏡成為這一行業的代表性産品,但仍被指出存在視野狹窄、手勢識別不準等缺陷。

  “相比之下,國內多數公司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只是直接借用國外的開發工具,做成少兒讀物等簡單的産品,就用來創收”,陸凡説。

  在觸景無限的辦公室,一輛長著“眼睛”的小車跑來跑去,它能很聰明地繞開障礙物。這個“眼睛”就是觸景無限最新研發的AR硬體産品——視覺卡,目前正申請專利。

  亮風臺則推出了AR開發平臺,提供一整套AR技術服務。“平臺每一行代碼都經過了千錘百煉”,廖春元説,本土的平臺非常重要,因為如果只用國外的套裝軟體,一旦有新的需求,就無法修改。

  在亮風臺CMO羅鳴看來,中國有廣闊的市場和海量用戶,對AR公司而言,這是研發過程中難得的資源。例如,在QQ傳火炬的AR産品研發中,公司需要面對8億用戶,對技術要求極高,任何國家的AR公司都無法擁有這種巨大場景裏的實踐經驗。

  攜帶AR硬體産品“視覺卡”的機器。中新網邱宇 攝

  智慧手機會被取代嗎

  雖然技術尚不成熟,但毋庸置疑的是,AR正突破電腦鍵盤和手機螢幕的限制,打開一個無屏的世界。

  廖春元説,人與電腦的交互方式正逐漸變得更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擺脫鍵盤與螢幕的限制,用視覺、手勢、語音去下達指示,而AR就是實現這種交流的手段。

  “AR智慧眼鏡是下一代移動智慧設備,會逐漸取代智慧手機的核心位置”,他説,大哥大在20多年後變成了現在的智慧手機,AR眼鏡的普及應該用不了那麼久。

  陸凡認為,科技的發展是有生命、有脈絡、有邏輯的,AR的出現不是偶然。擁有無限資源的科技巨頭在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考慮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就像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的誕生。

  那麼,AR離我們還有多遠?

  “科技的發展一旦到了拐點,就不再按線性的增速成長,而是突然加速,以指數的形式發展。我們現在就處於這樣的狀態”,陸凡説。(完)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