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走失近8年的精神障礙男子,在7月14日下午4點35分,終於見到了親人。三天前,今日頭條推送的一條尋親資訊,成功幫助這位男子找到了家屬。這也是今日頭條自今年2月正式啟動以來,成功助其找到家屬的第100人,尋人成功率高達7%。
7月11日晚,身在廣州的肖先生在朋友圈裏看到了老家朋友們轉發的一條尋親啟事的連結。這條由頭條尋人發佈的尋親啟事裏,一張照片讓肖先生激動不已:“那是我大哥啊!”
幾乎不敢相信的他拿著手機讓同在廣州的二哥看,儘管已八年未見,但兄弟二人仍一眼就認出了自己的哥哥。兄弟倆當即定了最早來京的火車票,于7月14日趕到北京與哥哥相認。
原來,八年前,肖先生的哥哥意外從江西老家走失,家人此後便再也沒有他的消息。誰也沒能料到,他的哥哥到了北京,于7月11日在街頭暈倒被豐臺救助站救助。
由於老人自稱江西于都縣人,7月11日11點28分,頭條尋人在北京和江西贛州均推送了這條尋親資訊。肖先生説,這次通過頭條尋人能夠讓兄弟團聚,也算了卻了他和二哥多年的心願。
“頭條尋人公益項目”是由今日頭條于2016年2月中旬正式發起的、面向全國的一個公益尋人項目。項目最大的特色是借助網際網路+的精準地域彈窗技術,對尋人或尋親資訊進行精準的定向地域推送,其既可以幫助家屬尋找走失人員,也可以幫助被救助管理機構救助的疑似走失人員尋找家人。
截至7月14日下午5點半,頭條尋人公益項目共推送1443條尋人尋親資訊,成功找到100人,平均每週發送給2000多萬用戶,覆蓋200多個城市地區。
這100位通過頭條尋人成功回家的走失人員中,部分人員與家屬已失散多年,其中最長的一位,在21年前便意外走失,當時女兒僅4歲,如今回家時,女兒早已成家生子。
走失人員中,最快找到家屬的僅為6分鐘。5月19日,頭條尋人與通州救助站聯手幫助一名患有癡呆症的老人尋親,從今日頭條彈窗發送資訊到聯繫上家屬,僅僅用了6分鐘。
而這100個成功案例中,最為巧合的,則是6月6日的一個案例,家屬求助於頭條尋人發佈尋親資訊,豐臺救助站則通過頭條發佈了尋親資訊,經工作人員比對,發現雙方竟是同一個老人,老人也因此順利回家。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到2.2億,佔總人口的16.1%,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據將高達4億。而老年人口中最容易走失的高危群體——失智老人,早在2014年底,全國總人數便已達到4000萬。
今日頭條的尋人數據統計也顯示,成功尋找到家屬的100名走失人員中,54每人平均為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人,其中,患有老年癡呆的為22人,精神障礙的為24人,其餘則是智力障礙、腦萎縮等群體。
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介紹,老年人走失將是今日頭條尋人公益項目關注的重點之一,“在尋人系統中最需要資訊擴散的當事人走失區域,今日頭條有能力實現每條尋人資訊在該地理範圍內的精準覆蓋。”
與此同時,今日頭條已于7月4日與民政部正式簽約,根據協議,全國2041個救助管理機構可以借助今日頭條的精準地域推送技術,向今日頭條新聞客戶端用戶定向推送疑似走失人員的尋親資訊,幫助他們早日回歸家庭。
徐一龍表示,很多走失人員被發現後會被送往救助站,由救助站幫其尋找家人。因此頭條尋人開始與民政救助系統進行合作,嘗試為尋人、尋親資訊搭建一個有效的平臺,而這項合作也大大提高了尋人成功率,成功找到家屬的100名走失人員中,來自救助站系統的受助人員比例高達50%以上。
未來,今日頭條尋人公益項目將出臺中國首個關注老年人走失數據白皮書,同時建立一個集資訊收集、推送及自動匹配等功能于一身的走失人員數據庫,打造一個更為權威、全面、精準的尋人公益平臺。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