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IT

矽谷人瞄上“新硬體”

2016年01月26日 08:5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在美國,“新硬體”這一概念眼下正在悄然興起。在加州矽谷的奇點大學,每個週末都會舉行小型的創業者與投資方交流活動,場地分裏外間。外間是新硬體的展示,如無人駕駛飛機、3D列印機等;裏間是會場,學生等創業者講述他們的奇思妙想。當地居民像挑白菜一樣選項目,經過提問認為有發展前景的,當場就拍板投資。因此,學生進門前可能是“窮光蛋”,出門就可能變成大富翁。

  “新硬體”現象目前在美國西海岸較為普遍,在東海岸的麻省理工學院的媒體實驗室等地也常見。所謂“新硬體”,並非傳統意義上的主機板、螢幕等硬體,而是一種産業形態,主要以軟體技術、網際網路和大數據為基礎,以極客和創客等草根創業者為參與主體,在風險投資支援下,利用3D列印、DIY等形式,創造高附加值的“新硬體”。“新硬體”的興起,從另一個側面表明,風險投資已經不局限于納斯達克,而成了民眾至少是矽谷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通過上述方式融資,“新硬體”獲得了發展的必要資金支援,顯露出了創新和創業的活力,美國人稱其為“新工業革命”。不過,“新硬體”是否匹配“新工業革命”的美譽,進而引領一個時代的發展,現在還不能下這樣的結論。

  事實上,美國在高科技與製造業結合方面有三種不同的趨勢。最早是政府提出的“再工業化”,主要以增加就業為目的。由於製造業的回歸沒能給美國帶來就業的明顯增加,導致政界與堅持自動化的産業界意見分歧,這一趨勢在2012年受挫後式微。隨後在2013年登場的就是“新硬體”趨勢,它代表矽谷和高科技人士“侵入”製造業的意向,主要以克裏斯·安德森的《創客:新工業革命》為代表。這兩種趨勢其實都主張高科技製造,“新硬體”對“再工業化”的主要修正在於以高就業替代自動化,同時引入矽谷的風險投資。儘管“新硬體”趨勢風生水起,其影響已經不止于美國,但在美國本土,工業界開始聚集在“工業網際網路”的旗下,成為目前的主流趨勢,反映出産業界與新技術結合的意向。企業家們希望工業網際網路到2030年能實現15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工業網際網路作為美國的主流趨勢,在三個方面不同於“新硬體”:一是與矽谷技術決定經濟的思路相反,工業網際網路更傾向經濟決定技術;二是更多強調産業投資而不是風險投資;三是與“新硬體”強調創造新價值相比,更強調削減成本,提高效率。

  客觀地説,“新硬體”尚不太可能産生全球性影響,這主要是各國比較優勢不同。目前,美國在原創性資訊技術方面難以被超越和取代,而德國的創新重點則是在工業技術上。此外,美國有風險投資體制等制度保證,例如納斯達克的退市制度等。從這個角度看,要想複製美國的“新硬體”,還需要配有相應的“環境硬體”。

[責任編輯:李振]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