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著Google眼鏡的李志飛,用右手向前推了一下眼鏡,問道:“附近的川菜館。”一兩秒鐘,大螢幕上顯示出中國科學院大學中關村校區附近一串菜館名字,包括距離、電話等資訊。
他接著又發問:“請問到天安門怎麼走?”地圖隨即在螢幕上出現。
這是李志飛在5月11日“X創新開放日”上展示在GoogleGlass 上中文語音搜索“出門問問”的應用。李志飛博士曾在谷歌總部擔任科學家,開發了手機離線翻譯系統。2012年回國創業後,打造出第一款通過漢語語音輸入進行操作的搜索工具。
“X創新開放日”由網際網路X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大學聯合舉辦。網際網路X實驗室是由網際網路領域尖端科學家、科技企業家、研究者和媒體人士等共同組建的,希望發現網際網路前沿創新成果。
首次開放日之所以圍繞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網際網路與腦科學等新領域進行探討和交流,是源於網際網路X實驗室提出一個議題:面對各大網際網路公司開展的人工智慧研究,中國應啟動 “網際網路X大腦”計劃,建立網際網路與腦科學前沿研究平臺,吸引不同領域專家進行科學研究和成果交流,在網際網路與腦科學,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領域産生前沿創新成果。
多家大公司加入人工智慧戰團
一場人工智慧大賽早已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網際網路進化論》作者,網際網路X實驗室創始人劉鋒博士對這些挑戰大腦的前行路徑進行了梳理。
2011年以來,以吳恩達博士為主導的Google X實驗室實施了“谷歌大腦”工程,通過1.6萬片CPU核處理器、10億個內部節點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系統,用於模擬人類的大腦神經網路,通過深度學習等神經網路技術和觀看YouTube視頻等方式,不斷學習識別各類事物。“大腦”分析了1000萬幀從YouTube上隨機抓取的圖片,經過10天的運轉,“大腦”終於認識了什麼是貓,並從接下來輸入的兩萬張圖片中準確找出了貓的照片。
2011年2月IBM 電腦“沃森”(Watson) 在美國熱門的電視智力問答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戰勝了兩位人類冠軍選手,自此之後,“沃森”(Watson)不斷發展,努力從每一條線索和每一個正確答案中獲取資訊,變得越來越智慧。IBM已經投入10億美元研發,希望利用沃森系統理解自然語言,不斷進行交互學習,最終將能媲美世界上最複雜的電腦——人腦。
除此之外,2012年奧巴馬政府啟動了長達10年的人腦研究項目,繪製大腦圖譜;同時,“人類大腦工程”已入選歐盟旗艦技術項目,獲得歐盟10億~20億歐元科學基金資助,計劃在2018年前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意識和智慧的人造大腦。歐美兩個宏觀“大腦計劃”的推出,將極大推動神經科學領域研究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因此被譽為人類基因組計劃後最宏大的研究項目。
李志飛在演講中,也提供了近期一系列與“大腦”有關的動向。谷歌先在2013年3月用5000萬美元收購了一家語音識別技術公司,12月連續收購了8家機器人公司,2014年1月以6.5億元美元收購了一家50多多人的人工智慧公司DeepMind,Facebook從2013年8月開始,也陸續收購了機器翻譯公司、人工智慧公司等。
“種種跡象表明,網際網路下一步的熱點將從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轉移到正在醞釀中的‘網際網路智慧化’風暴和‘網際網路大腦’的建設中。”劉鋒因此提出,我國應當啟動大腦計劃。
視覺處理將成為人工智慧的最先突破點
5月17日,一則消息引發了諸多關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最權威的學者之一吳恩達(Andrew Ng)加盟百度,擔任首席科學家,百度將投資3億美元在矽谷建立一個新的研發中心。一直關注人工智慧研究進展的中國經濟網經營顧問楊靜認為此舉是“百度大腦”向“谷歌大腦”全面宣戰。
前不久百度技術開放日上,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透露,“百度大腦”項目已經啟動,用技術模擬人腦思維,現在大約已經相當於2~3歲孩子的智力水準。“隨著計算成本的飛速下降和計算能力的飛速提升,未來十幾二十年,這樣的大腦或許比人腦還要聰明。”
在5月11日的“X創新開放日”上,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余凱的演講題目就是《詳解百度大腦計劃》:“從去年開始,我更多的精力放在圖像處理問題上,我認為攝像頭將來會成為人連接世界重要的入口之一。”
百度大腦是百度人工智慧的産品,融合了深度學習演算法、數據建模、大規模GPU並行化平臺等技術,實現了實時學習和成長,余凱透露目前已經擁有200億個參數,構成了一套巨大的深度神經網路。處理數據的能力越來越強。去年百度對於全年網路搜索排序的品質提升很大,這就是直接把深度神經網路用於智慧處理的一個成果。
余凱説,視覺處理將成為人工智慧的最先突破點,因為對於人類大腦,90%的資訊來自視覺。他介紹説,目前百度對於視覺識別,已經有涂書筆記、百度翻譯、百度魔圖、百度實物翻譯等多個應用,對於外形固定的物體,視覺處理技術基本解決,但是對於一些外形會改變的“非剛體”,技術難度較大,但他相信,這些技術5年內將會解決。
人工智慧還不涉及情感
肩負使命的機器戰警,圖謀統治人類的機器人領袖,甚至是與小主人力爭大人寵愛的機器小孩,這些已經具備高度思維能力和人類情感的機器人,是科幻作品中常出現的角色,也是人類對機器一旦具有情感後的擔憂。
甚至美國的發明家和思想家雷·庫茲韋爾在暢銷書《奇點臨近》中,明確寫明在2045年人工智慧將會完全超越人類智慧,人類歷史將徹底改變。由於雷·庫茲韋爾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尖峰地位,這個預言讓許多人對機器一旦擁有思維和情感感到恐懼。
已經能讓電腦較高精度識別漢語的李志飛認為,對於普通人來説,沒有人會每天跟一個機器人聊天,也就是説他並不是需要機器人有情感,但是需要機器人為他提供所需要的資訊。
同樣持人工智慧並不需要機器人情感的,電腦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未來計算組創始人陳雲霽展示了我國“寒武紀神經網路電腦”的研製進展。之所以選擇以一個地球地質年代命名,他這樣解釋:“寒武紀是生命進化最重要的轉捩點,我們希望這是一個機器智慧爆炸性增長的時代。”
年輕的陳雲霽研究員近五六年都在從事人工智慧相關研究,目前研製的晶片可以支援不同神經網路的演算法,性能是目前CPU的100倍,而功耗只是CPU的1/100。寒武紀神經網路超級電腦比現有的超級電腦處理人工網路快1000倍。
陳雲霽説他的理想是往強人工智慧方向走,至於機器到底有沒有感情,到底有沒有思維這些問題先不關注,只是讓強人工思維幫助我們思考,如果能達到這個目標,就足以使得我們生物進化有一個上升時期。
在被問及“強人工智慧”和“非強人工智慧”的分界上時,陳雲霽表示當機器擁有一個10歲或者15歲人能夠有的接近認知的能力,就可以説這是強人工,與是否有感情和思維無關。比如給這個機器一個高考卷子它能考上清華,那麼它就具備強人工這樣的能力。
對於“網際網路X大腦”計劃的提出,劉鋒希望這個研究能夠為大數據、物聯網與雲計算和社交網路的結合、圖像識別、聲音識別、大規模知識庫、機器學習演算法,並行計算帶來幫助和推動,同時對神經學和腦科學的研究有所啟發。記者 李新玲
[責任編輯: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