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美國零售業企業財報陸續公佈,零售業在美國股市的表現可謂遭遇滑鐵盧。其中美國三大百貨公司的失色表現更是引人注目。零售巨頭梅西百貨股價近日重挫17.99%,今年跌幅達32%,並創下2011年以來最低價。受此影響,其他零售業企業股價也隨之下挫。美國百貨零售類股哀鴻遍野,慘不忍睹。美國媒體報道稱,梅西、柯爾和迪拉德這3家公司近期皆發佈首季營收衰退報告,顯示出美國百貨零售業的經營正陷入困境。
美國零售企業業績下降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曾有美國媒體毫不誇張地表示,從鄉村購物中心到曼哈頓大道,這兩年堪稱零售業災難之年。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美國零售業在股市遭遇如此巨大的潰敗呢?
分析認為,美國零售企業此前大幅擴張導致過剩是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有數據顯示,在從1970年至2015年的45年裏,美國商場擴張速度比人口增長速度要快2倍。美國每人平均購物空間比加拿大多出40%,是英國的5倍,德國的10倍。據不完全統計,美國一座大城市目前約有1200家頗具規模的購物商場,加上小型品牌零售店,數量將以萬家計算。擴張過剩導致的後果就是關店。據統計,2016年美國有4000家實體零售店關張,2017年關店數量預計會翻倍。
電子商務和網上購物的興起也是重要原因。網購以其價格優勢和便捷的服務迅速佔據了市場份額,大大分流了傳統零售實體店的客流。據美國庫什曼和韋克菲爾德公司的統計,2010年至2013年之間,美國購物中心客流量下滑了50%,網購銷售額卻一直在逆勢增長。自2010年至2016年,亞馬遜網站在北美的銷售額從160億美元增至800億美元,希爾斯百貨2016年的收入僅為220億美元。僅6年時間,亞馬遜網路銷售額就猛超希爾斯3倍以上。網路購物享有免費送貨、無條件退貨等便利,消費者在網上購買服裝變得十分便捷。據美國媒體報道,目前半數以上美家庭喜歡使用網路購物。此外,由於應用程式和移動錢包的出現,使得移動購物也變得更容易。自2010年至2016年,網購支出佔比已從1.8%上升至20%。
與此同時,消費理念的轉變使得人們從物質追求逐步注重旅遊及娛樂消費,也是導致零售業走向潰敗的原因。據有關商業機構的調查,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人們的消費以住房、汽車和服裝為主。但近年來,消費者的消費興趣正從服裝轉向旅行和餐飲,服裝消費在消費支出中的佔比越來越少,服裝店的銷售額也隨之下降。本世紀以來,在消費支出總額中,用於購買服裝的支出下降了20%。據統計,美國航空乘客人數自2010年以來每年都在不斷遞增,2016年甚至創下8.23億人次的紀錄。餐飲業也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從2005年至2016年,餐飲服務場所的銷售額增長是其他所有零售行業的2倍。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2016年在餐廳和酒吧的花銷第一次超過了在百貨店的消費。
此外,零售業經營理念和模式缺乏創新導致零售業走下坡路也是不爭的事實。
美國零售業的潰敗對美國經濟造成了衝擊。在就業方面,零售企業門店關張的風險加大,有可能導致大量僱員失業。零售業僱員以基礎性的收銀員和推銷員為主,這部分人中只有20%擁有大學及以上文憑。電子商務對學歷的要求更高,大部分要求大學本科學歷。因此,全美就職于零售業的1590萬人將由於學歷背景不高而面臨失業。這也會讓美國因為學歷造成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
當然,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零售業的潰敗導致業界加速轉型帶來的新一輪競爭,可能會從另外一個角度推動美國經濟的下一輪發展。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