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0日電 (何路曼)4年前,風光無限,她在支援者的歡呼聲中登上寶座,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4年後,任期未滿,她卻在數百萬人的抗議聲中黯然下臺,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彈劾的總統——隨著韓國憲法法院3月10日對彈劾案判決結果的宣佈,屬於樸槿惠的政治時代就此終結。
“多年來,我承受了無數的出賣,簡直就像是站在山崖的邊緣岌岌可危。被曾經信賴的人背叛,讓我看清了人類對於慾望和權力的執著……”這是樸槿惠在自傳中的描述。歷史如此相似,如今,再一次遭遇“眾叛親離”局面的樸槿惠,將如何走出絕望?
【嫁給國家的“三無女人”】
“我沒有父母,沒有丈夫,沒有子女,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對象”。生於1952年的樸槿惠是韓國前總統樸正熙的長女。9歲入住青瓦臺,22歲母親遭刺殺,27歲父親遇刺身亡。她銷聲匿跡20年,在46歲重返政壇。
坎坷的經歷在樸槿惠的歲月中留下道道痕跡。2006年5月,韓國地方選舉期間,樸槿惠以大國家黨黨首身份在首爾助選時,臉部被一名男子用文具刀劃出長達11釐米的傷口,縫了數十針。
她堅信,只有從政才能以一己之力快速地改變國民與國家的命運。“不短的人生中,我能一直堅定地走下去,絕非只靠我一人的努力。面對連一天都無法多撐下去的絕望瞬間,以及一般人難以承擔的事情,我之所以能夠堅強地撐過來,主要原因在於——我的人生終究不屬於我一人。”
樸槿惠5度當選國會議員,成為“選舉女王”。雖然2007年總統選舉時黨內預選失利,但她最終在2012年12月韓國舉行的第18屆總統選舉中成功當選,成為韓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樸槿惠性格堅定冷靜,被韓國人稱為“冰公主”。她誓言打破韓國政壇的男人統治,人稱“韓國撒切爾”。
【競選承諾歷歷在目 從最受歡迎到跌下寶座】
2013年2月25日,樸槿惠在首爾汝矣島的國會廣場宣誓就職,正式成為韓國首位女總統。她隨後在典禮現場發表就職演説,承諾將開創國民幸福和希望的新時代。在演説中,樸槿惠稱,她將致力於讓韓國經濟恢復活力,實現“經濟民主化”。她還表示,將開創國民幸福和希望的新時代。
樸槿惠表示國政運營應以國民幸福為優先。韓國正處於“關鍵時刻”,面臨老齡化社會、低生育率和青年人就業難;為實現國民幸福,需要推動經濟民主化、創造就業崗位和制定合適的福利政策。
樸槿惠稱自己將和韓國國民一起分擔痛苦,共同解決問題。她表示,自己想成為一個在國民心中種下夢想的總統,還想打造一個為國民培養和實現夢想提供幫助的政府。
上任伊始,樸槿惠的支援率高達80%,號稱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統。因親信干政事件失勢後,其支援率跌至個位數,僅為4%,創歷屆韓國總統最低。
“政客們總是陷入政治爭鬥和誹謗,不關心與國民生活相關的事情,”樸槿惠説,“我從政以來,即便蒙受損失也會信守承諾。為遵守對國民的約定,我曾賭上自己的政治生命。今後,我依然會為兌現承諾而鬥爭。”當年激情昂然的演説仿佛依然回蕩在耳邊,然而時至今日,這番承諾又實現了多少?
【政壇之路一波三折 屢遭“最大危機”】
其實,從 " 選舉女王 " 跌落成不受歡迎的人,親信干政事件並不是樸槿惠遇到的第一個危機。從上任開始,她的政治生涯便註定不是一帆風順。
2013年3月4日,作為韓國新任總統的樸槿惠上臺僅8天就和在野黨在對峙中互不相讓,國家處在國政空白長期化的危機中。樸槿惠當天發表對國民講話,和歷屆總統相比,是前所未有的短時間,這被理解為樸槿惠已經意識到了情況的緊迫性與嚴重性。上任2個月,樸槿惠又面臨安保、經濟、外交三大領域的困境,情況非常糟糕。韓國《中央日報》評論稱,樸槿惠當選韓國總統時的就職演説核心是國民幸福和經濟振興,但現在這樣的口號全都變得渺茫。
2014年4月發生的" 世越號 "客輪沉沒事件,引發了韓國民眾對樸槿惠政府的極大不滿,她再一次面臨巨大的政治危機。韓國輿論對政府的批評之聲高漲,樸槿惠政權的支援率也不斷下跌。
2015年2月,進入執政第三年的樸槿惠又面臨了入政以來的最大危機——其傳統支援階層出現了明顯的民心背離,只有60多歲以上的年齡層對樸槿惠的正面評價超過負面評價。此外,樸槿惠上任以來因總理人選中途落馬吃盡苦頭。樸槿惠政府成立以來,已有3名總理候選人放棄資格,2名總理請辭。“官商貪腐案”導致樸槿惠的支援率進一步下跌,韓國在野黨的猛烈攻擊使國家政務面臨癱瘓危機。
【民意割裂無法挽回 審判仍未結束】
“從政以來,我一刻也沒忘記過要將這份恩情回報給國民。作為大韓民國的總統,我的最終目標就是努力讓全國人民實現自己的夢想,步入一個人人幸福和諧的全新時代。”現在看來,樸槿惠的目標已然無法實現,民意的割裂和不信任也已經無法挽回。
樸槿惠在自傳中曾寫道:人活在世上,難免會經歷坎坷或吃虧,也有可能經歷背叛,這些都是無法逃避的。就像這天氣,不可能永遠都風和日麗。冷熱交替,嚴寒酷暑,這些都是正常的。
雖然彈劾案結果已定,但等待樸槿惠危機仍未結束。她接下來要面臨的,將是對其13項罪名的漫長的法庭審判。(完)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