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雷曼八年祭: 當年“兄弟”今安在?

2016年09月13日 08:07: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今年的9月15日恰逢農曆中秋佳節,對華爾街來説,卻是華爾街投行雷曼兄弟八週年的“祭日”。白駒過隙物是人非,當年金融危機中的各位主角大多淡出一線,但仍可從他們陸續出版的自傳中還原那段歷史,反思這場不該發生卻發生了的、可以避免卻最終無法避免的金融大崩盤。

  在最早為這段歷史著書立説的大人物中,亨利·保爾森的感受應該是刻骨銘心的。回到八年前,時任美國財長的保爾森正被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搞得焦頭爛額,在名為《峭壁邊緣:拯救世界金融之路》的自傳中,他説自己在形勢危及的那段歲月難以入眠,一度想著服用安眠藥;在與參眾兩院議員商討救市計劃時,幾次躲在柱子後面乾嘔;為了推動7000億美元救助方案能夠順利通過,他甚至向時任議長、民主黨陣營的佩洛西下跪。在自傳中,保爾森還承認了在金融危機期間自己犯下的錯誤,比如當雷曼兄弟處於生死關頭時,他並沒有注意到英國人放棄購買雷曼的警告,再比如低估了公眾對用納稅人的錢救市的憤怒程度,等等。

  如今,保爾森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一家無黨派、非營利的基金會,以“知行合一”的智庫形式存在,致力於加強中美兩國關係,推動可持續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在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期間,保爾森還特地發表聲明説,綠色金融對全球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保爾森的繼任者是蒂莫西·蓋特納,從小布希政府時期的紐約聯儲主席轉變為奧巴馬政府時期的美國財長。對他來説,那個時期美國財長這個職位真是如坐針氈,一方面要成為紕漏百齣的金融救助計劃的“補鍋匠”,另一方面還要肩負起推行積極財政政策挽救美國經濟的重任。在其著作《壓力測試》中,蓋特納回憶了整個危機的來龍去脈,並坦言“有些問題我們應對得很好,有些則沒那麼出色”。在蓋特納看來,即使美國做得比一般國家好很多,危機照樣會比一般國家嚴重,事實上美國承受了這次可怕打擊的絕大部分,但這場金融危機留下的悲劇性痛苦和折磨仍在繼續。值得一提的是,“雷曼兄弟”一詞據説在書中的索引部分就出現了42次,蓋特納認為,由他、保爾森和伯南克組成的“救火隊”面對雷曼兄弟的破産“無能為力,而不是無所畏懼。我們曾經努力過,但還是沒能阻止災難性的錯誤。”

  作為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繼任者,本·伯南克(卸任于2014年)完整地經歷了這場危機,還被不厚道的媒體扣上了“撒錢的直升機本”這個綽號。在他撰寫的自傳《行動的勇氣》中,伯南克剖析了自己眼中2008年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的前因後果,同時為美聯儲執行的超常規貨幣政策進行了辯護。伯南克指出,雷曼兄弟的崩潰是市場運作而非政策選擇的結果,而之後救助美國國際集團等“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頭實屬無奈。伯南克曾被問及,未來歷史學家將怎樣書寫其8年聯儲主席的經歷,這位睿智的學者回答説:“我對此也很有興趣,希望能活到教科書出版的那天。”

  金融危機爆發後,前雷曼兄弟首席執行官富爾德因公司破産而灰頭土臉,不得不一次次前往國會山接受兩黨議員們的質詢。如今,富爾德也開始了新的職業生涯,但他一直認為,雷曼兄弟死於政客之手。英國《金融時報》曾援引富爾德的話説,美國政府是加劇金融危機的元兇。

  數年過去,華爾街依舊是臺賺錢機器。奧巴馬政府推出的各項法案,比如強化監管法律、進行“壓力測試”以及要求大銀行制定“生前遺囑”等,均令金融巨擘們有所收斂,但每一條法令的執行都面臨著艱苦的博弈。有報道説,儘管美國國會早在2010年7月就通過《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保護法》(簡稱《多德-弗蘭克法》)來加強金融監管,幾年過去了一些監管實施細則仍未制定完成。根據美國達維律師事務所的統計,截至今年7月19日,《多德-弗蘭克法》需要制定的390項實施細則中有32項已錯過規定截止日期仍未提出草案,另外還有80項細則尚未制定。作為限制華爾街自營交易和其他投機性交易活動的重要條款,“沃爾克規則”已被監管機構多次暫緩執行,尚未全面落實。

  美國總統奧巴馬曾經表示“美國民眾將永遠不再為華爾街犯的錯買單”,還奉勸“金融業應該接納認真的金融改革而非對抗”,這些話能否成為現實依舊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在卸任美國總統後,奧巴馬可以把這些話寫到新的自傳當中。

  (王龍雲)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