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德國經濟保持溫和上行態勢

2016年04月11日 15:03: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消費近年來成為德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圖為4月10日,柏林中央火車站內一家商場推出促銷活動,吸引了很多顧客前來選購。本報記者 管克江攝

  核心閱讀

  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所最近發佈的經濟景氣調查數據表明,德國的商業現狀與預期指數正在逐步回升,商業環境評估達到6個月來最高水準。德國中央合作銀行預計,2016年德國經濟將增長1.8%。德國經濟回升的同時,仍需注意地區發展不平衡、改革動力不足,以及投資低於市場預期等問題。有專家指出,德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尚未徹底改變,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較大,過度依賴對外貿易將對未來經濟持續增長形成制約。

  強勁出口、低失業率助力經濟穩固增長

  根據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所公佈的經濟景氣調查報告,德國3月IFO商業景氣指數從2月的105.7上升至106.7。從分項指數看,3月份德國商業現狀指數由112.9升至113.8,商業預期指數由98.9升至100.0。

  德國製造業、大宗貿易和零售業的商業現狀與預期指數都有所回升,表明人們對這三個行業正在恢復信心。慕尼黑經濟研究所所長漢斯—維爾納·辛恩稱:“德國目前商業環境評估達到了6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德國復興信貸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約爾格·佐伊納表示,德國經濟在經歷近期的股市動蕩之後,開始步入正軌,“呈現出一個良好的整體發展態勢”。

  德國聯邦統計局年初的數據顯示,2015年德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1.7%,高於前一年的1.6%,為過去4年來德國經濟增長最快的一年。德國政府樂觀預計今年經濟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近期,德國創下歷史新高的就業率與低通脹率,助推國民消費熱情高漲。德國中央合作銀行認為,2016年德國經濟預計增長1.8%,更有經濟學者看好2%的增速。

  經合組織秘書長安赫爾·古裏亞4月5日在德國柏林正式公佈《2016德國經濟報告》。這份隔年發佈的報告充分肯定了德國的國民經濟與改革潛力,認為德國經濟憑藉強勁的出口和較低的失業率呈較好的發展勢頭,得以在全球經濟動蕩時期依舊保持穩固態勢。

  地區發展不平衡、改革動力不足成制約瓶頸

  儘管目前德國經濟前景看好,但各地區經濟發展依舊參差不齊。德國弗裏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日前發佈《不均衡的德國:2015年社會經濟差距報告》顯示,德國的地區發展差距正在擴大。報告稱,“憲法中要求建立的平等生活條件在現實中缺乏充分的實踐”,德國很多地區未能分享到經濟增長帶來的成果。德國西部的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比東部地區高26.6%。同時,德國的南北差距也在顯現,西北部地區呈現失業率高、貧困兒童多和地方政府負債率上升的問題。在經濟發展停滯地區,提供公共服務日益困難。

  2015年德國以1.1958萬億歐元的外貿出口總額刷新紀錄,當年貿易順差也創下歷史最高值。“世界貿易對經濟的驅動力已顯著放緩,歐盟的凝聚力最近也顯著惡化,這些外部因素將會制約未來德國經濟增長的速度。”德國埃森市的萊因—威斯特法倫經濟研究所經濟景氣研究專家羅蘭·多恩表示,德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尚未徹底改變,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較大,過度依賴對外貿易將成為未來德國經濟增長的一個制約因素。

  古裏亞也表示,德國與其他歐盟核心國家在過去幾年呈現出改革惰性。經合組織的報告提醒,德國必須防止投資乏力長期發酵後影響經濟景氣。

  報告同時指出,德國當下至少面臨三大問題,亟須改革。

  首先,德國必須調整退休政策,在現今67歲的“門檻”上進一步提高退休年齡,否則到2060年,退休金支出將至少佔到國內生産總值的2.5%,會影響到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

  其次,德國員工的每人平均勞動生産率近年來幾乎沒有提高,甚至呈現兩極分化狀態。具有高國際競爭力的工業生産力繼續攀高,而主要面向國內市場的服務業生産力卻進一步降低。以手工業為例,過於強調成為大師反而讓年輕人在入行前望而卻步;諸如公證和律師的行業,又因為繁雜昂貴的費用表抑制了競爭力的發展;電信和郵政行業又因為國家股份比重過大,行動上受限強烈。德國應進一步發展服務業,增加更多的職業種類。

  最後,德國公共和私人投資動力遠遠低於市場預期。與其他國家由於經濟不景氣或負債過高導致投資乏力不同,在去年全國財政收入盈餘近300億歐元、低利率、資本空前廉價的條件下,德國企業依舊不願放開投資尺度。報告強調,“擴大投資是提高生産力和國民生活水準的關鍵之舉”,儘管德國企業對研發的投入很高,但對例如軟體和數據庫的知識資本的投入尚少,而知識資本恰恰是提高員工勞動生産率的關鍵。

  (本報柏林4月10日電)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