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歐委會)13日推遲發佈是否決定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提案,稱正就此事進行全面評估,將在今年下半年給出正式意見供成員國討論通過。分析人士稱,就業衝擊、與美國自貿協定談判、涉及暫時性措施等三因素導致歐盟有此番舉動。
歐委會的提案本來預計在本週提出,但由於涉及多個産業和廣大就業,歐洲方面需要在提案形成前進行廣泛討論和全面評估。歐委會第一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在會後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問題關乎歐盟的經濟發展和國際貿易前景,歐委會需從各個重要角度進行全面評估,尤其是對歐洲就業市場的影響,歐委會及其下屬機構還需要幾個月時間收集相關數據,正式意見將於今年下半年提出。
歐委會發言人稱,歐委會當天的討論只限于該問題的程式、步驟等方面。按照歐盟規定流程,歐委會拿出具體提案後交付歐盟理事會審議通過,如果要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提案最後將交付歐洲議會和各國議會完成相關法律條文的修改,在今年年底之前走完所有程式。
美國也十分關注貿易層面歐盟與中國的發展,並就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交換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施加影響。蒂默曼斯也特別提到,歐盟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議談判已進入第三年。
美國貿易代表弗羅曼表示,美國正在就此事與歐盟進行磋商,但中國的歐洲貿易地位是否改變,最終取決於歐盟。“關於市場經濟地位,我們不鼓勵歐盟搞特殊。我們也沒有就任何特殊立場做任何決定,”弗羅曼在華盛頓智囊機構Wilson Center舉行的一個貿易論壇上表示。弗羅曼稱,對於中國市場經濟進展問題,美國願意了解更多歐盟的看法。
根據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定書第15條的規定,在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中,傾銷幅度的確定可以不以中國商品的實際成本數據為依據,而選擇一個市場經濟第三國或進口國的同類相似商品價格,即“替代國”做法。按第15條的規定,該條款在反傾銷方面的適用期是15年,即2016年12月11日應自動失效。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此前在例行發佈會上明確表示,“我們希望相關國家和地區儘早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並放棄使用對華反傾銷中的‘替代國’做法。”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洲的重工業部門反對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尤其是那些抱怨來自中國的競爭正迫使它們在歐洲大幅裁減工作崗位的鋼鐵和紡織品生産商。
鋼鐵業尤為反對放寬對中國的貿易限制。曾提出一系列對華申訴的歐洲鋼鐵行業協會Eurofer稱,中國鋼鐵的過剩産能約為4億噸,是歐盟整個鋼鐵産量1.7億噸的兩倍還多。該協會稱,過去18個月來中國進口到歐盟的鋼鐵翻了一倍,價格下降了40%。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她在原則上支援給予中國這一地位。英國也公開支援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
接受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中國已經成為高度市場化、國際化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開始在國際經濟治理體系的調整過程中發揮日益積極的引領作用。在貿易領域,像“非市場經濟”地位這樣的“後遺症”和“軟肋”問題必須按時解決。專家建議,我國相關部門應與歐委會儘快磋商,敦促歐盟儘快修訂法律,明確對中國不再採用替代國制度,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同時,為現有反傾銷措施在2016年底以後如何按時落實非替代國規則,商定具體方法和程式。
聯合國貿發會議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表示,該問題最初的根源還在於中美兩國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進行的雙邊談判。如果説美國當時在該問題上的考量是出於“預警”目的的話,那麼現在,在中國已經崛起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第二大經濟體之後考慮的可能主要是防範和遏制。如同在TPP和TISA談判以及亞投行設立過程的立場一樣,美國不會在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個問題上輕易讓步。雖然美國曾多次作出承諾,但其根本立場難有迅速轉變。(記者 閆磊 孫韶華)
[責任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