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于都縣貢江鎮思源社區。新華網記者劉瓊攝
寬敞的樓房、現代化的家電……一走進新家,于都縣段屋鎮楓樹村村民王檢秀臉上就寫滿了幸福,“這些以前做夢也沒想到。”
就在僅僅一年前,王檢秀的家還是低矮破舊的土坯房,“一旦下雨就特別擔心受怕”。公公身患重病,孩子年幼,種田的收入低薄,家裏僅靠丈夫一個人在東莞打工賺錢,王檢秀家生活一度陷入困難。自從搬到縣城的思源社區,王檢秀在周邊工業園找到了工作,一個月能賺2000多元貼補家用,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在思源社區,像王檢秀一樣住上新房的已有550多戶。在思源社區居住的于都羅坳鎮大橋村村民陳星宇告訴記者:“移民搬出來生活更好,住房、孩子讀書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和妻子在城裏務工一個月就能賺5000元左右。”他誠懇地説,“假如始終在家裏種幾分地,可以説永遠改變不了我們的生活。”
給思源社區黨支部書記孫菊英印象最深的是移民搬遷對孩子、老人的影響,“有些孩子剛去幼兒園的時候不説話,也不搭理人。過了一個多月,孩子變得開朗了,主動打招呼叫叔叔阿姨好。” “只有懶惰的人,沒有找不到的工作。只有你想做,沒有什麼不行的。”孫菊英告訴記者,小區附近兩個工業園有大量的工作機會,即使在小區裏面也有保潔員等工作。 近年來,于都縣大力實施移民搬遷扶貧工作,實行縣城工業園、中心鎮、中心村三級梯度。思源小區就是于都縣精準扶貧工作中移民扶貧的項目之一,樓房按成本價以搖號分配的方式,全部售賣給了農村貧困戶和深山群眾。搖號中簽的貧困戶可享受10萬元的購房貼息貸款。于都縣移民與扶貧辦副主任葉小飛介紹説,社區不僅有專門的物業公司管理,衛生所、幼兒園、便民超市等硬體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安置模式供群眾自願選擇,讓移民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前,于都縣25000余名貧困戶和深山群眾通過移民搬遷,“進城進園”,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