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海峽西岸

福建:從“閩江口金三角”到“海絲核心區”

2016年05月16日 10:55: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與福州新區建設一樣,銳意創新,先行先試,是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主基調。

  自去年4月掛牌以來,福建自貿試驗區三個片區只爭朝夕,攻堅克難。

  短短一年,福建自貿試驗區著眼于建設“改革創新高地”,密集推出160項創新舉措,其中63項為全國首創。

  掛牌僅半個月,全國首張“一照一碼”營業執照就在福建自貿試驗區發出。這項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讓企業註冊手續從七八個部門“跑斷腿”,簡化為填一張表、立等可取。五個月後, “一照一碼”在全國複製推廣。

  一年裏,簡化原産地證提交需求、出境加工、委內加工、貨物分類監管等4項舉措,也被複製推廣到全國,50項改革創新成果分批、分期在省內推廣。

  外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讓融資租賃、食用油脂加工等原本受限的行業外商投資再無障礙;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運作,實現關檢“一站式”申報與查驗和通關作業無紙化,企業貨物申報時間從4個小時減至5-10分鐘……

  各領域的開放、全方位的改革,不斷釋放創新紅利,激發市場活力。截至今年3月底,福建自貿試驗區共新增企業26722戶,較掛牌前增長4.2倍。

  引進來,走出去,福建轉身向海,大潮澎湃。

  著眼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海絲核心區”建設,正讓福建與世界全方位連通。

  去年以來,廈門-汶萊直航包機,廈門-阿姆斯特丹、福州-雪梨、廈門-雪梨等航線相繼開通,架起了一條條福建連接世界的空中“絲路”。“兩集兩散兩液”核心港區加快建設,讓我省沿海港口實際吞吐能力達近7億噸,世界最大的各類主流船舶均可停靠。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新增6條東南亞航線,由福建始發的“海絲”航線達到18條。合福高鐵全線貫通,福建與華中、華北、東北地區交通更快捷。“臺平歐”海鐵聯運列車開通,輻射中西亞約10個國家、歐洲28個國家,串聯起海陸“絲綢之路”……

  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端表示,福建交通正從過去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發展到總體基本適應、局部適度超前,為“海絲核心區”提供有力支撐。

  “海絲”助力,我省與沿線國家經貿交流持續升溫,新興産業發展亦不斷提速。

  位於福州馬尾的中國-東盟海産品交易所採取“線上交易、線下交收、人民幣結算”,通過“網際網路+”改變了傳統漁業貿易模式。正式對外運營至今,已實現線上總交易量約3.7億批次,交易總額超過2400億元。

  平潭綜合實驗區抓住跨境電子商務方興未艾的機遇,構建經由福州長樂機場轉關的歐洲通道、由福州江陰港轉關的東南亞通道、經由平潭澳前碼頭的兩岸通道,打造大物流、大通關格局,吸引加拿大、新加坡、臺灣等地的跨境電商企業紛紛落戶。

  與此同時,一批閩企攜福建人的智慧與拼勁,勇闖天涯。

  中國武夷利用非洲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打開了以肯亞為中心的非洲區域市場,2015年新簽20個國際工程承包合同19.74億元,實現營業收入9.25億元;福建水産企業憑藉嫺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遠赴東南亞開展水産養殖,恒盛昌、宏龍等6家企業已在印尼、緬甸建立了7個養殖基地和海水網箱養殖基地,總投資達6億美元……

  去年,在全球經濟依舊低迷的形勢下,福建對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仍強勢增長5%,對外投資同比增長近3倍。

  福建,張開雙臂,擁抱世界,構築更高水準、更高層次的開放發展大格局。

  創建新體制 培育新優勢

  改革創新,是推進開放發展的最大動力。

  2015年5月27日,在華東7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圍繞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突出問題的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深化改革,增強改革意識,提高改革行動能力,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探索新機制,須有新作為。

  “福建在更高層次上擴大對外開放,必須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帶動全面深化改革攻堅突破,持續釋放改革紅利,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省長于偉國表示。

[責任編輯:王亞靜]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