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海峽西岸

福建:從“閩江口金三角”到“海絲核心區”

2016年05月16日 10:55: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2001年,全省投資環境建設工作會議上,時任福建省長習近平指出:“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和利用外資,發展開放型經濟,是我省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所在,是我省經濟發展的‘生命線’。”

  同年,借“9·8”投洽會這一國際舞臺,習近平再提開放。他説:“進入21世紀,福建省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2004年1月,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提出“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七年拼搏後,2011年,國務院批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

  2009年,福建舉全省之力建設平潭綜合實驗區。

  2011年,平潭綜合實驗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隨後幾年,平潭海峽大橋雙向貫通、平潭口岸封關運作、“海峽號”定期往來兩岸、臺資企業相繼入駐。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來福建調研時,專程驅車前往平潭綜合實驗區實地考察。他指出,平潭綜合實驗區是閩臺合作的窗口,也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一定要創新體制,保護好生態,深化兩岸經濟和産業合作,真正建成兩岸同胞合作建設、先行先試、科學發展的共同家園。

  2015年,福建改革開放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步伐越來越快:

  3月,國家《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正式發佈,明確“支援福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海絲核心區”建設由此啟動;

  4月,福建自貿試驗區正式掛牌,併發布30項標誌性改革舉措;

  8月,《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産業發展規劃(2015-2019年)》出臺,提出打造福建産業發展新高地;

  9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福州新區;

  11月,省政府先後發佈《關於支援福州新區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福建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方案》……

  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創建自貿試驗區,打造經濟新增長極,福建將一個個中央決策轉化為“福建行動”,開放的腳步不停歇。省委書記尤權指出,福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發揚愛拼會贏、敢為人先的精神,以更加開闊的胸襟和眼界,衝破阻礙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開創福建改革開放的新局面。

  服務大戰略 構築大格局

  穿越時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走進今日中國發展藍圖。

  “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自貿試驗區建設……一系列完整配套的戰略舉措和佈局,把我國的對外開放提高到了新水準。

  同在“地球村”,服務和融入國家開放發展大戰略,福建如何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

  從“閩江口金三角”走來的“福州新區”正以更高標準、更高水準推進基礎設施、城市建設以及産業發展。

  福州新區圍繞兩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載區、擴大對外開放重要門戶、東南沿海重要現代産業基地的定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去年共對接重大産業項目200多項、總投資超過2500億元。京東方第8.5代新型半導體螢幕件生産線項目動工建設,未來有望造就新的千億産業集群。

  今年1月,福州新區建設發展座談會在京舉行,現場就對接央企、國企項目64項,總投資3315億元。三峽集團擬在江陰建設三峽海上風電裝備産業園項目,中鋁集團擬在閩臺(福州)藍色産業園選址投資鋁精深加工項目,中核集團擬在福清建設核電裝備産業園……福州新區,持續釋放出強大的産業集聚效應。

  與此同時,福州市積極統籌新區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土地利用等各類專項規劃,搭建“多規合一”資訊平臺;大力推廣PPP模式,鼓勵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共同參與新區開發建設,打造創新之區、活力之區。

[責任編輯:王亞靜]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