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最熱的除了太陽,還有什麼?答案有兩個:一個是“分享經濟”,另一個是“新中式茶飲”。
共用單車、共用汽車、共用雨傘、共用充電寶等等的興起,讓“分享經濟”一躍成為當前最熱門的關鍵詞。
而“新中式茶飲”,因為熱天的到來以及它所代表的“夏天的味道”,讓它在街頭巷尾被眾多年輕人津津樂道。
那麼,當“分享經濟”碰上“新中式茶飲”,又會爆發出怎樣的熱度?
誰是茶飲行業“飲領者”?
“新中式茶飲”是傳統中國茶和奶茶交匯融合産生的新物種,並呈現出一種“網紅級”現象。如果説傳統奶茶被視為“low”的象徵,那麼“新中式茶飲”則作為一種“高bigger”的産物大行其道。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奶茶”進入大陸市場並風靡多年。但近幾年來,無門檻的産品、無休止的“價格戰”、無體驗的簡單檔口以及眾多奶茶採用茶粉、奶精給人形成的勾兌印象,讓消費升級、注重健康的80後、90後對奶茶本能拒絕。奶茶正以15%-20%的幅度下滑。
而數據顯示,當前作為主流消費群體的80後、90後已經達到了4億多人。因此,滿足年輕人的需求,獲取豐厚的利益,是“新中式茶飲”崛起的最大誘因。
“新中式茶飲”引領者們對市場、商業、格局有著敏銳判斷,他們高舉高打,把茶飲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因味茶、嫩綠茶、荼啡茶、喜茶、奈雪的茶、聚茶等品牌茶飲,都是以“新中式茶飲”為號角,通過規模化、個性化、品牌化以及體驗感,面向全國,吹響了號角。
“新中式茶飲”風口已經到來!這一點,從資本市場的青睞就可初見端倪。因味茶、喜茶、奈雪的茶都因為講得一個好故事,獲得了上億元的融資。而隨著資本的殺入,“新中式茶飲”開始進入了排位賽中,其結果只有一個:強者晉級,弱者退場。
“新中式茶飲”快速擴張
茶飲行業每六七年就會有一波升級換代。業內人士把2016年被稱之為“新中式茶飲的元年”,而2017年無疑是“新中式茶飲”的擴張之年。
一方面,“新中式茶飲”作為一個增量市場,潛力無窮,諸多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另一方面,因味茶、喜茶、奈雪的茶、聚茶等品牌通過資金、人才等優質資源,在産品品質、門店體驗式設計、供應鏈管理、公司化運作等各方面建立壁壘,開始加速清場。
而擴張,不得不提連鎖加盟商業模式。
連鎖加盟商業模式在茶飲行業已經相當成熟。它是茶飲公司快速鋪開品牌,搶佔終端消費者的利器。現在,個體戶茶飲店的經營越來越艱難,角逐市場並笑到最後的必然是連鎖加盟的品牌店。事實上,從全行業困難程度排名上來看,已經呈現出“單店>經銷商>廠家>品牌店”的趨勢。
“新中式茶飲”品牌內部管理精細化,外部擴張全國化,其核心在於強運營。品牌總部一般並不直接開店,而是通過做行業分析、做定位、做理念、做品牌,吸引單店的加盟,或者通過區域代理、合作經營等連鎖模式佔據市場。
目前來説,“新中式茶飲”品牌的擴張佈局有兩種,一種是“小草根成長”的喜茶模式,喜茶從三線城市檔口店做起,在品牌升級過程中,不斷加強體驗,其門店環境、風格、氛圍都以星巴克做對標;第二種是“強資源打造”的因味茶模式,京東和麥當勞的背景,讓因味茶迅速崛起。
業內人士稱,“新中式茶飲”品牌當下的策略是要把運營效率做起來,讓自己的品牌成為各大城市的時尚符號。
一杯奶茶的升級之路
一杯小小的奶茶升級帶來的産品迭代,伴隨而生的是消費的迭代、終端門店的迭代,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而這種變化,來自於“新中式茶飲”堪比炒房的收益。
以“聚茶”為例,一個精品店,單日人次300人次/天,每人平均金額20元,扣除店面租金、人工工資、原料成本、水電雜費等,年均利潤可達160萬元。而更有層次的標準店、旗艦店的利潤更高。
不過,“新中式茶飲”有錢景,也有挑戰。茶飲行業已經由粗放式的經營進入了高門檻時代。品牌文化、終端門店形象、價格體系、行銷策略、督導管控以及顛覆産品同質化的産品創新等等都在考驗著一個新生品牌的成長。沒有一定的資源整合能力,新品牌難以生長。
“聚茶”品牌負責人指出,發展區域代理,佈局全國市場,考驗的不僅僅在於它在前端的競爭力,如顯環境、拼服務、講體驗,還在於後端供應鏈的整合能力。比如聚茶,採用的就是臺灣進口的高山茶,包括日月潭紅茶、四季春烏龍茶以及紐西蘭進口的鮮奶。而這,是供應鏈孱弱的品牌根本做不到的。
此外,“聚茶”創新的行銷模式推廣如新媒體行銷,創新的商業模式如“軟歐包+茶飲”,領先的調製技術如臺灣大師幾萬次的調製總結出來的配比以及傳統文化融入現代時尚元素的新中式茶飲定位等,都在試圖拉開“新中式茶飲”品牌的競爭差距,遙遙領先。
“品牌加盟的初衷就是讓加盟商賺到錢,過分的依靠廣告宣傳而不注重飲品品質,一時的紅火不能長久。品牌佈局要像細胞的分裂那樣去完成。而這,離不開‘分享經濟’。只有讓加盟代理商齊參與,齊分享,同時品牌總部做好培訓、新品研發、門店運營等等,這個品牌才有生命力。”“聚茶”品牌負責人稱。
新市場,新機遇,“新中式茶飲”的夏天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