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年市區住宅官地當中,以啟德地皮最受注目。 張偉民 攝 香港文匯報圖
中新網4月5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特區政府上個財政年度,賣地市場由高峰跌落谷底。上半財年樓市仍然一片好景,市場頻頻出現“地王”,但8月旺勢急轉,首先是去年11月青衣細山路地皮流標,揭開地價大跌市的帷幕,此後便如火燒連環船,大埔露輝路地皮擱置賣地、大埔荔枝山地皮延期招標、創新低價地皮成交等。
面對市況逆轉,大型發展商投地變得格外審慎。據媒體統計顯示,上年度特區政府及“一鐵一局”等一共賣出24幅地皮(官地14幅、“一鐵一局”10幅),其中5間傳統大型地産商(新地、恒地、長實、新世界發展、會德豐)合共買入8幅地皮,涉及逾239.63億元,其餘16幅地皮由15個中小財團瓜分,合共涉資約317.85億元。15個財團的買地金額佔總買地金額557.48億元的57%。
值得留意的是,5大地産商買入的8幅地皮,有5幅是上半財年買入,只有3幅于下半財年買入,反映下半財年買地態度明顯較為保守。
理想城市企業估值部主管張聖典表示,特區政府近5年積極推地,大型地産商期間已吸納大量地皮,足夠一段時間發展,最近半年市況下跌,發展商賣樓速度減慢,自然亦放慢吸納土地的步伐,買地時亦變得更“揀擇”,投地出價時亦偏向“保守價”。
再者,受立法會“拉布”影響,特區政府工程量大減,不少承建商及顧問公司減價兩三成搶標,發展商控製成本上較之前有彈性,現時心態變成“標到就發展,標不中亦不會可惜”。這種心態造就一班“新面孔”發展商加入市場。
張聖典表示,其實上年度許多“生面口”財團尚未投得地皮,相信新財年市場將繼續“百家爭鳴”。細心留意上年度有份入標的財團,就會發現此言非虛,據香港地政總署公佈的資料,恒隆地産、合景泰富、鷹君集團、碧桂園、佳明集團等,去年皆只有落場陪跑;英皇、信置、泛海等幾個“常客”,上年度亦未見進賬。
展望今年,業界對於賣地前景普遍不看好,張聖典表示,地價牽涉更多風險考慮,跌幅通常較樓價更大,預測今年至少下跌15%。事實上,特區政府亦已意識到市場變化,最近已調整多幅土地的底價,張聖典指最明顯是今年2月招標的將軍澳日出康城10期,每呎補地價2,044元,相比3個月前同區類近地皮,補地價竟下跌20%。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