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從62億元到21.68萬億元——財政實力持續增強

2024-09-19 08:4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財政關係國計民生,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75年來,我國在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財政實力持續增強,在國家治理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財政“蛋糕”不斷做大

  財政是經濟的“晴雨錶”。全國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62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21.68萬億元,增長了近3500倍,折射出我國經濟社會的歷史性跨越式發展。

  財政“蛋糕”越來越大,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家底”越來越殷實。財政收入從2012年的11.7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1.68萬億元,支出規模從12.6萬億元增加到27.46萬億元,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財政資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在財政支出中,注重強化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基本民生財力保障,加大對科技、教育、就業和社會保障、農業農村、生態保護等重點領域的投入。

  在財政的強有力支援下,我國民生保障水準持續提升。2023年,我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水準比2017年提高了73.3%,城市低保平均標準提高了45.4%;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1億人,醫保參保人數超過13億。一系列數據,反映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不斷增強。

  在國新辦近日舉行的“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表示,把更多的財政資金資源用於促發展、保民生。

  宏觀調控成效顯著

  近期,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正在各地火熱推進。這是今年財政政策加力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一系列重要舉措之一。

  財政政策是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75年來,我國財政政策調控體系不斷完善,財政政策在調節經濟運作等方面的職能作用日益凸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為經濟行穩致遠發揮了重要作用。“財政宏觀調控日益完善,有力推動高品質發展。”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表示。

  更加注重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組合運用赤字、專項債券、財政補助、貼息、稅收等多種政策工具,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今年以來,圍繞適度加力、提質增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固本培元、增強內生動能,各項政策措施效果明顯。

  合理審慎確定赤字率,積極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國債等工具,強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必要支撐。統計顯示,黨的二十大以來,累計新增安排專項債券11.35萬億元,支援補短板、惠民生領域建設項目9萬個左右。今年,安排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著力支援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以及支援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同時,政策協調機制更加完善,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不斷增強。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在目標設計、政策制定、操作實施等層面的協調配合,強化與産業、投資等政策的聯動銜接,形成宏觀調控合力。

  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組合拳成效明顯。“隨著包括財政政策在內各項宏觀政策的落實見效,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斷激發,經濟運作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財政部綜合司司長林澤昌説。

  體制改革縱深推進

  財政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軍,發揮著基礎性和支撐性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支出責任更加清晰。先後出臺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以及外交、醫療衛生、交通運輸等領域改革方案;進一步理順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改革和完善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制度。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體系更加優化,有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建立全面規範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健全由“四本預算”構成的政府預算體系,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強化“花錢要問效、無效要問責”。堅持“開前門、堵後門”,構建地方政府債務閉環管理制度體系,出臺實施所有防範化解隱性債務政策措施,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預算公開制度不斷強化,向人民群眾交出政府花錢的明白賬。

  深化稅收制度改革。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增值稅改革持續深化。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初步建立,提高減除費用標準,設立子女教育等7項專項附加扣除項目,調整優化稅率結構,有力促進了收入分配公平。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進行了全面部署。藍佛安表示,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強財政科學管理,更好發揮財政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經濟日報記者 曾金華)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