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粵蘇上半年GDP雙雙突破6萬億 經濟增長動能優化

2023-08-15 08:11: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原標題:粵蘇上半年GDP雙雙突破6萬億 經濟增長動能優化

  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經濟大省廣東、江蘇今年上半年經濟總量均首次突破6萬億元,持續發揮經濟大省“挑大梁”作用。

  上半年廣東、江蘇經濟總量分別為62909.8億元、60465.3億元,雙雙躋身“6萬億元俱樂部”,跨越新的增長檯階。在觀察人士看來,粵蘇等經濟大省正向常態化增長軌道回歸,經濟增長動能不斷優化。

  廣東省工信廳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3.2%,連續30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經濟運作總體平穩且呈回升上揚態勢,特別是工業技術改造投資保持較快增長。

  同期,江蘇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佔GDP比重36.3%,是全省經濟穩定恢復的“壓艙石”。從工業生産看,高新技術産業、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49.6%、41.1%;規上工業中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光伏設備及元器件、鋰離子電池製造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86.5%、36.9%、28.8%。

  今年4月,全球光伏組件巨頭阿特斯位於江蘇宿遷的工廠一期TOPCon電池項目正式投産,這是阿特斯全球首個TOPCon電池量産基地。

  “上半年宿遷新能源相關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其中光伏設備及元器件製造用電量同比增長94.39%,光伏産業有望在今年成為宿遷首個突破千億元産值的産業。”國網宿遷供電公司行銷部主任巴小宇説。

  數據顯示,上半年宿遷市地區生産總值增長8.1%,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南京大學長江産業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月友分析,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向來是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經濟韌性強、活力足,新動能優勢正在加快釋放。

  上半年,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産品合計出口增長61.6%,拉動出口整體增長1.8個百分點。

  在深圳深汕特別合作區,一輛輛比亞迪“元plus”汽車從深汕小漠港碼頭堆場,有序駛入滾裝輪船,完成裝船作業後隨船出口海外。今年上半年,比亞迪在海外累計銷量7.43萬輛,已超過去年全年5.59萬輛的海外銷量。

  今年以來,廣東、江蘇等地餐飲、旅遊等業態加速復蘇,消費活力進一步釋放。

  上半年,江蘇接待境內外遊客4.78億人次,同比增長98.3%;實現旅遊業總收入6100億元,同比增長83.5%;文旅消費總額佔全國10.2%、位居全國第一。

  6月舉行的第五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上,滬蘇浙皖文化和旅遊部門共同簽署《長三角文化和旅遊高品質一體化發展框架協議》,聚焦共同推動區域重大項目建設、文旅消費復蘇振興等6項內容,聯手實施文化和旅遊“出海戰略”。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2.8萬億元,同比增長8.2%,明顯快於去年全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支出同比名義增長8.4%,快於上年同期5.9個百分點。

  江蘇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丁宏説,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較快,消費對於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逐步增強,餐飲、旅遊等領域消費已達到甚至超過疫情前水準。

  受訪專家認為,當前粵蘇等經濟大省正持續推進高品質發展,積極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嶄新篇章,將為全國經濟穩中求進作出新貢獻。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