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敗走印度!迪士尼也要步後塵?
中新網7月13日電 (中新財經記者 謝藝觀)在經歷一年多的“蜜月期”後,7月10日,富士康通過一紙聲明,宣佈與印度韋丹塔集團(Vedanta)“分手”。
據媒體報道,7月10日,富士康發佈聲明稱,已退出與印度韋丹塔集團(Vedanta)價值195億美元(約合1410億元人民幣)的半導體合資公司。
記者注意到,同日,鴻海精密工業披露了關於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與Vedanta合作情形最新聲明。聲明中稱,為探索更多元的發展機會,根據雙方協議,鴻海後續將不再參與雙方的合資公司運作。
鴻海精密公告截圖。
聲明還提到,有關過去鴻海與Vedanta的合資公司,未來將完全改由Vedanta 100%持有,鴻海與該合資法人已無關連。同時,已正式通知Vedanta,移除合資公司中鴻海名稱,以避免對未來雙方各自的利益相關者造成混淆。
2022年2月,富士康曾在官網宣佈和Vedanta簽署了印度半導體製造業諒解備忘錄,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在印度生産半導體。同年9月,雙方簽署協議,計劃建立半導體及螢幕製造工廠。
但僅僅過去一年多,雙方就宣佈“分手”。聲明中並未給出“不再合作”的原因,只提及,“過去一年多來,鴻海科技集團與Vedanta攜手致力於將共同的半導體理念在印度實現,這是一段成果豐碩的合作經驗,也為雙方各自下一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不過據外媒報道,富士康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雙方都認識到,這個項目進展得不夠快。”富士康還補充道:“我們無法順利克服具有挑戰性的差距,以及與項目無關的外部問題。”
富士康為何要撤離?
綜合路透社此前報道,歐洲晶片製造商意法半導體(STMPA.PA)成為韋丹塔-富士康(Vedanta-Foxconn)合資企業技術合作夥伴的談判陷入僵局,或是韋丹塔與富士康不再合作的原因之一。
報道中提到,儘管韋丹塔-富士康成功地讓意法半導體加入,並獲得技術許可,但印度政府已明確表示,希望這家歐洲公司更多地“參與其中”,比如在合作夥伴關係中佔有股份。不過,一位消息人士稱,意法半導體對此並不熱衷,談判仍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
富士康海外工廠。 圖片來自富士康官網。
兩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印度當局和富士康都對韋丹塔的財務狀況感到擔憂,也是這家公司決定終止合資企業的原因之一。
路透社提到,韋丹塔印度分公司在最近的年度報告中表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其凈債務為4526億盧比,由於股息支付和資本支出外流,一年多來凈債務增加了一倍多。
知名評級機構穆迪(Moody’s)今年也下調了韋丹塔位於倫敦總部的母公司韋丹塔資源(Vedanta Resources)的評級。並警告稱,目前的債務相關問題使韋丹塔“面臨重大再融資風險,並加劇了支付違約或不良交易的可能性”。
此外,一位知情人士對路透社表示,對印度政府延遲批准激勵措施的擔憂,也促使富士康決定退出合資企業。
記者注意到,印度在2021年12月曾宣佈一項約100億美元的晶片産業激勵計劃,旨在吸引全球晶片製造商投資設廠,印度政府將向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最高達項目成本50%的財政支援。但項目一直未取得明顯進展。
此前,靠著100億美元的晶片産業激勵計劃,印度于2022年收到了三份建立工廠的申請。除了韋丹塔-富士康合資企業,還有總部位於新加坡的IGSS Ventures和全球財團ISMC。
但據外媒報道,以色列晶片製造商Tower被英特爾收購,耗資30億美元的ISMC項目被擱置,而IGSS的另一個耗資30億美元的計劃也因想要重新提交申請而被擱置。這意味著,印度政府三大晶片項目均出現問題。
在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看來,富士康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商之一,不管是在印度建廠還是撤離,都具有標誌意義。一些外企對進入印度或將採取更為謹慎的態度,進而影響外企入印的步伐。
“沒有富士康,也意味著印度將失去很多發展機會。”白明告訴中新財經記者,富士康的此次退出,預計會對印度的半導體行業形成一定的衝擊。富士康的撤離,也説明印度的營商環境或不足以支撐國際産業分工的大規模和高水準轉移。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就曾發推文稱,特斯拉希望進入印度,“但印度的進口關稅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的”。
迪士尼也要敗走印度?
就在富士康前腳剛叫停了約合1410億元人民幣的印度晶片項目,華特迪士尼公司也被外媒報道考慮甩掉印度業務。
2019年,迪士尼斥資713億美元從福克斯公司手中收購了Star India。當時,Star India被認為是福克斯皇冠上的明珠之一。
這筆交易使迪士尼獲得了越來越受歡迎的印度板球超級聯賽(Indian Premier League)的轉播權和流媒體播放權,數十個多語種電視頻道以及一家寶萊塢電影公司的股份。然而好景不長,2022年,迪士尼在該板球比賽流媒體轉播權的競標戰中敗北。沒有了板球比賽的吸引力,Hotstar的用戶粘性開始下降。Star預計將在迪士尼的2024財年出現虧損。
美國《華爾街日報》11日報道稱,迪士尼正為旗下的Star India業務探索戰略選擇,包括尋找合資夥伴或出售業務。目前不清楚迪士尼可能會採取何種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21年11月,有2783家在印度註冊的外國公司關閉了在印度的業務,約佔在印跨國公司的六分之一,撤離的公司包括法國零售巨頭家樂福、美國摩托車製造商哈雷戴維森和美國汽車公司福特等。此前,印度方面稱,小米及其旗下公司涉嫌違反印度當地的《外匯管理法》向外國實體非法匯款,扣押屬於小米印度約48億元人民幣的資産。由於外企在印度頻頻遭遇打壓,印度也被稱作“外企墳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