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外貿“開門穩”來之不易

2023-07-04 09:52: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今年前5個月,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穩外貿壓力依然突出。面對困難挑戰,中國對外貿易展現出較強韌性,實現平穩開局。來之不易的“開門穩”為全年完成促穩提質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整體看,前5個月中國對外貿易穩中向好。呈現出進出口實現“開門穩”、一般貿易比重提升、對新興市場進出口增長較快、民營企業主力軍地位進一步鞏固等特點。

  前5個月,貨物進出口總額16.8萬億元人民幣,增長4.7%。一般貿易進出口11.0萬億元,增長7.0%,佔進出口總額的65.6%,較上年同期提升1.6個百分點。對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進出口2.6萬億元,增長9.9%,佔進出口總額的15.4%。對拉丁美洲和非洲進出口分別增長10.7%和16.4%。民營企業進出口8.9萬億元,增長13.1%,佔進出口總額的52.8%,較上年同期提升3.9個百分點。

  從不同地區、行業和品類來看,中西部地區進出口均好于整體。前5個月,中西部地區進出口3.1萬億元,增長6.9%,高出整體增速2.2個百分點,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18.2%,對整體進出口增長貢獻率達27.0%。機電産品和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保持增長。前5個月,機電産品出口5.6萬億元,增長9.5%,佔出口總額的57.9%。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産品合計出口1.7萬億元,增長5.4%,佔出口總額的17.2%。部分大宗商品進口增長較快。

  儘管取得了來之不易的增長,但也要看到外貿發展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全球通脹仍處於高位,金融市場脆弱性上升,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局部衝突和動蕩不斷,中國外貿發展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

  一方面,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月發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2.8%,低於2022年3.4%的增速,未來5年增速將保持在3%左右,低於過去20年3.8%的平均水準。世界貿易組織4月發佈《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長1.7%,低於2022年2.7%的增速和過去12年2.6%的平均水準。

  另一方面,全球通脹仍處高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總體通脹率將自2022年的8.7%回落至2023年的7%,核心通脹水準下降則需要更長時間。大多數國家的物價漲幅在2025年前都將保持在央行目標水準之上。

  此外,國際金融市場脆弱性上升。在多年低利率、有限波動性、充足流動性環境下,一些領域金融脆弱性上升,多國央行大幅加息加劇了金融領域壓力,阻礙經濟復蘇。

  總的來看,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高水準對外開放持續推進,外貿創新動能持續增強,穩外貿政策有力有效,全年外貿完成促穩提質目標具備重要支撐。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發展基礎更牢、品質更優、動力更加充沛的態勢更趨明顯。目前已與27個國家(地區)簽署20個自貿協定,與自貿夥伴貿易額佔比35%左右,外貿發展空間不斷拓展。跨境電商保持快速發展勢頭,5年來增長近10倍。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從五方面提出18條政策舉措,穩外貿政策組合拳效果持續顯現。可以預見,經過各方共同努力,我們有信心完成全年外貿促穩提質的目標。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曲維璽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