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出行納入民生建設重點領域
出行與人類繁衍生息相伴相生,是民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耕時代以來,出行條件不斷升級迭代,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成為技術、經濟、社會和文化進階的重要標誌。世界各國普遍將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公共交通服務等作為典型公共産品,法國、日本、韓國等還以法律形式確立居民的“交通權”或“移動權”。
黨中央高度重視出行交通建設,強調“交通是經濟的脈絡和文明的紐帶”“讓貧困地區經濟民生因路而興”“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深刻闡明交通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當前,出行正廣泛深入地融入人們的工作圈、生活圈,交通條件已成為人們居住、工作、就醫、求學、休閒、養老等決策的重要因素。保障和改善民生,出行問題不可回避。
出行關乎黨心民心。以“四好農村路”為代表的廣大縣域交通快速發展,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鞏固了基層政權;出行關乎社會穩定。黨的十八大以來,老少邊窮地區交通出行條件顯著改善,增強了各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社會進步;出行關乎經濟迴圈。交通連著生産、交換和消費。運輸效率提升,有利於擴大商品交易和商務活動空間,形成統一開放大市場;出行關乎就業。交通建設可直接帶動建材、建築、路衍經濟等上下游産業就業,間接帶動裝備製造業等就業。交通行業自身也吸納了大量社會勞動力。目前僅貨車司機就超過1800萬人,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靈活就業人員約為1000萬人。
我國已成為“交通大國”,但與居民美好出行嚮往相比,出行服務還有不少短板。各地基本出行公共服務制度不統一,標準體系不健全;對多樣化、高品質出行的供給不充分,“最後一公里”體驗不佳;部分農村地區公共交通“留不住”,城市公共交通、綠色出行比例總體不高;特殊群體和適老化出行服務保障不夠等。
為順應居民多層次多元化高品質的出行需求,應將出行納入民生領域進一步加強建設,加大基層政府投入,不斷改善出行條件。
要把“行有所達”作為國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務之一。“行有所達”表達了群眾對交通四通八達、出行便捷通暢的要求以及“人享其行”的期待。新階段,要將出行納入國家民生建設重點領域,使民生“七有”增至“八有”,有利於形成更全面、更均衡民生保障體系,也有助於教育、就業、醫療、養老、居住、扶弱等社會保障功能更好發揮。
要分層次制定出行公共服務標準體系。針對人民多層次出行需要,將出行公共服務劃分為兜底性(自然村通硬化路、城市無障礙出行服務等)、普惠性(農村通快遞、城市公交站點300米覆蓋等)和品質性(高鐵、民航、網約車出行等)三大類,分別明確服務對象、內容、標準,以及政府、社會和市場的責任,促進出行公共服務均等享有、便利可及。
要構建便民、惠民、富民的民生交通供給體系。加強交通出行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升級改造城鎮化地區瓶頸路段,推動綜合客運樞紐跨方式安檢互認,提高出行無障礙設施設備配置標準。改善“慢火車”站車條件,持續提高航班正常率,推進快遞進村。完善縣鄉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維護好貨車司機等群體的基本權益。
此外,還要構建全方位制度體系。從出行者、基礎設施、交通工具、出行環境等方面全面加強民生交通建設,並納入政府考核體系。健全出行公共服務政府購買機制,加大財政向兜底性、普惠性出行供給傾斜。建立出行公共服務區域合作機制。統籌推進出行與其他民生建設,産出乘數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