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半年報解讀:外貿量質齊升態勢向好
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19.8萬億元,在去年同期高基數基礎上增長9.4%。多位專家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半年我國積極應對挑戰,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穩固。總體看,我國外貿規模再創新高,結構優化、品質提升,對國民經濟貢獻增強。
外貿保持穩健增長
上半年,我國外貿展現出較強發展韌性,發展超出預期,對穩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5月份和6月份出口增速明顯回升,主要得益於國家和地方及時出臺穩外貿政策措施,企業更加積極有為,政府和市場共同努力,形成推動外貿發展的合力。在保持穩健增長態勢的同時,外貿結構不斷改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綜合研究室主任趙福軍表示。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楊長湧表示,政策落地實施及時有效,對於保持外貿韌性發揮了重要作用。産業體系完整是我國外貿的突出優勢。雖然部分地區受到疫情影響,一些産業鏈運作出現不暢,但由於我國産業體系完整,配套能力強,外貿整體沒有受到根本衝擊。
長三角地區進出口快速恢復,穩住了外貿基本盤。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進出口合計7.14萬億元,同比增長9.3%。其中,6月份進出口1.39萬億元,同比增長14.9%,高於同期全國整體增速0.6個百分點,對全國外貿增長的貢獻率接近四成。
此外,外貿經營主體活力進一步增強。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50.6萬家,同比增加5.5%。其中,民營企業42.5萬家,增加6.9%。“民營企業保持了較強韌性,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一支生力軍。”楊長湧説。
積極因素不斷積聚
我國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積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落地生效已滿半年。海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對RCEP貿易夥伴進出口增長5.6%。近年來,自由貿易區提升戰略實現了新突破。我國對外簽署的自貿協定數在過去10年由10個增長到19個。同時,與自貿夥伴的貿易額佔我國全部貿易額的比重已達35%。“這些自由貿易協定發揮的減稅作用和貿易便利化作用,也會對外貿發展起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表示。
“從我們近期對部分地方、行業和企業的調研情況看,下半年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在7月初的例行發佈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
從外部看,受地緣政治衝突、部分發達經濟體加快收緊貨幣政策等影響,世界經濟復蘇較為脆弱,需求增長緩慢。近期部分發達經濟體通脹高企,或將加快收緊貨幣政策,對需求端形成較大壓力。
趙福軍認為,如果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實施緊縮貨幣政策,不僅會對美國等自身的經濟增長帶來較大壓力,並會通過資本市場、産業市場等途徑影響全球經濟發展,對我國下半年外貿增長帶來一定的挑戰與壓力。但也要看到,我國與全球分工格局不會改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對我國的進出口需求仍將較為旺盛。從這個角度看,這種影響整體較為有限。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副主任蘇慶義表示,美國為遏制通脹,需要進口我國商品,如美國能夠取消加徵的關稅,對我國外貿則是正面影響。
“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對抗通脹的同時,有可能導致美國經濟硬著陸,經濟增速急劇下降。”楊長湧認為,美國經濟如果出現明顯疲軟乃至技術性衰退,肯定會拖累世界經濟,導致外部市場需求萎靡。但也要看到,美國快速收緊貨幣政策,將導致美元升值,在人民幣匯率保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有利於我國降低出口成本,對出口有一定促進作用。
長期向好態勢不變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恢復期,在這個過程中,疫情起伏反覆對外貿依然會形成一定干擾。“我們對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還是要保持足夠清醒。”楊長湧表示。
蘇慶義表示,由於上半年的基礎較好,預計全年外貿形勢不錯。
“總體來看,我國外貿實現全年保穩提質的目標是可期的。”楊長湧表示,上半年應對疫情積累了經驗,預計下半年疫情因素對外貿的影響會減弱。同時,上半年落地實施了系列政策,下半年效果會進一步顯現,我國外貿發展面臨更多有利因素。此外,還要繼續堅定不移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外貿保穩提質系列舉措。
趙福軍認為,我國是全球製造大國、貿易大國,競爭力不斷提升,這決定了我國外貿長期向好趨勢。下半年外貿走勢雖可能出現短期波動,但總體向好態勢不會變。
束玨婷表示,下半年商務部將多方面發力,推動實現“保穩提質”目標。一方面,要降本增效,穩住外貿市場主體。加強“政銀企”對接,引導金融機構精準滴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推動加快出口退稅進度,減輕企業資金壓力。指導加強艙位供需對接,降低企業海運成本;另一方面,要強化保障,穩定外貿生産流通。充分發揮穩外貿相關工作機制和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製作用,加強對外貿企業生産經營保障,及時暢通物流堵點。推動降低企業進出口環節成本。此外,要充分發揮貿易暢通工作組作用,用好已簽署自貿協定,指導企業精準開拓國際市場。(經濟日報記者 馮其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