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數字鄉村、智慧社區、智慧養老……世界智慧大會見證天津“智”變

2022-06-23 20:54:00
來源:天津日報
字號

智慧園區。記者 胡淩雲 攝

  智慧園區。記者 胡淩雲 攝

智慧社區。記者 胡淩雲 攝

  智慧社區。記者 胡淩雲 攝

  智慧工廠。

數字鄉村。

  數字鄉村。

  6月24日,第六屆世界智慧大會將在天津舉辦。自2017年落地以來,世界智慧大會不僅成為智慧科技産業發展的重要“窗口”,更是天津傾力打造“智慧引擎”的鮮明標誌。從天津構建的“1+3+4”現代工業産業體系來看,智慧科技産業已處於“引領”地位。近些年,這座城市通過“智慧+”賦能百業,加快建設“天津智港”,搶佔國內智慧科技産業的戰略高地。

  南開區南馬路1151號,一年前,這裡開始成為天津聯通5G創新體驗中心的所在地;一年後,同樣是這個地方,則已升級為世界智慧大會5G應用創新體驗基地。

  走進該體驗基地,除了能一睹國內通信産業的歷史變遷軌跡,你還可從一個個鮮活的場景中感受到天津近些年的立體式“智”變。智慧科技讓天津製造升格為“智”造,讓居民“智”享便捷生活,更讓這座城市駛入數字化發展的“快車道”。

  數字賦能,“智”贏未來,天津可期。

  場景 數字鄉村

  物聯網大喇叭傳遞村裏大事小情

  村民坐在家中就能知道田裏是不是該施肥澆水;不用去看公告欄,而是用機頂盒通過電視就能知道村裏的新聞;遠在外地也可通過手機APP及時了解村裏的大事小情;投票、商討時,無需集中在會議室,而是通過視頻會議即可交流……如今,這樣的智慧生活已經在寶坻區王卜莊鎮、薊州區上倉鎮等多個數字鄉村成為現實。

  “我們自一年前開始推進數字鄉村項目,如今已率先實現了全市2984個村的數字鄉村平臺的全覆蓋。同時,我們在寶坻等若干個重點的區縣,選擇了16個數字鄉村的樣板村,實現了數字鄉村的平臺建設以及一些重點的智慧化設施的安裝部署。”聯通(天津)産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副院長艾艷可對記者表示,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數字平臺和物聯網設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往,在村裏出門基本靠走、喊人基本靠吼;如今,村裏有了物聯網大喇叭,管理人員通過手機APP就可以實現資訊傳遞的效果。

  “很多村裏現在都安裝了這樣的物聯網設備。”艾艷可指著一對大喇叭對記者説,“我們以物聯網的方式將手機和村裏的大喇叭實現互聯互通,通過APP就可以將聲音傳遞出去。大喇叭還可以和釘釘APP綁定。即使村民不在當地,也能用手機隨時聽到大喇叭喊話的內容。”

  此外,數字鄉村平臺還設置了積分驛站,通過做好事、得積分、換禮品的方式,促使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調動居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場景 智慧社區

  讓社區管理有深度更有溫度

  利用人臉識別、車牌識別、視頻監控、紅外感光等科技手段搭建的智慧社區平臺已經陸續進入天津多個社區,甚至在老舊小區改造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嘉華里小區是一個建成23年的老社區,去年這裡進行了老舊小區改造。小區裏除了加裝了門禁和道閘,並對主幹道路進行了全覆蓋監控之外,還在社區服務中心內,擺放全套綜合智慧體檢儀,方便居民自行體檢。

  在天津,像嘉華里這樣的智慧社區,天津聯通在近3年中一共建設了3000余個。現階段,智慧社區主要應用包括居家養老、智慧安防、智慧黨建、智慧物業等功能。“在智慧社區中,最明顯的變化體現在小區車輛、人流的管控上,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這一功能的效果會更加明顯。” 艾艷可對記者表示,通過智慧社區管理者平臺,管理人員可以在螢幕上實時調取社區的監控,了解哪些設施需要及時維修。這一功能可以給物業提供一些便利。

  場景 智慧養老

  老年人的實時“看護者”

  今年5月,靜海區的一位老人很長時間沒有外出。透過門磁、人體紅外線、煙感等物聯網設備的後臺數據,天津市靜海區一家智慧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推測老人極有可能是摔倒了,於是立即安排工作人員到府核實。

  據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介紹:“當時推開門發現老人已經癱倒在地,神情恍惚,我們趕緊送往醫院救治,及時挽救了老人的生命。”類似這樣的智慧採集終端,天津聯通在靜海區已經投放4200個,布設在靜海區政府選取的1400戶重點關愛群體家中。

  兒女在外打拼,父母日漸衰老,如何用科技手段來實現對老年人的關懷和幫助?無論是獨居老人,還是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智慧養老解決的是老人的實時看護問題。

  艾艷可告訴記者:“紅外線感測器可以監測活體在封閉空間裏面的活動狀態,比如監測人體的高度,如果長時間人體的高度低於某一指標或者在人體高度之上沒有任何的活體運動,我們根據一套演算法系統判斷這個人大概率是摔倒了。此時,智慧養老系統會自動觸發預警,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到府查看,提供幫助。”

  此外,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養老相關設施的改造也為智慧養老提供了軟硬體基礎。曾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工程師韓先生介紹,通過對小區加裝了門禁和道閘,並對主幹道路進行了全覆蓋監控,已為40多個老舊小區建設了私有雲平臺,上面的雲體檢、社區養老配餐以及監控等數據均實現了雲化存儲及平臺化部署,為智慧養老提供技術支撐。

  場景 智慧醫療

  “上車即入院”,搶佔“黃金救治時間”

  不久前,一輛外形像大巴、內含專業醫療設備的健康體檢車奔赴東麗區。現場,來自3家企業的1700多名員工正有序登車查體。

  “可別小看這輛健康體檢車。人們上了這輛車就如同來到了醫院體檢中心,X光拍片、血常規、B超、心電圖等10多項檢查都能在車內一次性完成。”提供此次到府體檢設備的邦盛醫療裝備(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林亮説,“我們和天津的10多家衛生醫療服務機構建立了智慧醫療項目合作,單輛健康體檢車每年可以檢查超3萬人次。”

  院前急救是日常院外緊急搶救的重要環節,對於等待急救的人來説,10分鐘也可能是生死時速。據艾艷可介紹,傳統的救護車和醫院是沒有實時互聯的。救護車把患者送到醫院後,需要先讓醫生對其病情進行診斷,然後才開始治療,但現在通過聯通“5G院前急救”能實現“上車即入院”,為病人搶佔“黃金救治時間”,提高患者救治率。

  天津聯通“5G院前急救”以急救車為基礎,結合5G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特性,實時同步傳輸患者生命體徵監護數據和現場VR數據,保證了動態、超高清的超聲檢查影像在傳輸過程中不會出現畫面卡頓或丟失,以免造成誤診、漏診。同時5G 院前急救雲平臺通過邊緣部署,實現“現場-急救車-當地醫院-支援醫院”的連續、實時、多方協作的遠端急救。

  從急救人員接到患者的第一刻起,基於5G網路將患者的基本體徵數據、病情評估圖像、急症病情記錄以毫秒級速度無損實時傳輸到指揮中心和急救站,院內專家通過系統實時查看到患者檢測、監護資訊和視頻,對急救車上的醫務人員進行遠端指導並提前制定搶救方案,建立院前院內一體化綠色通道,提高急危重症救治效率,提高科學調度水準,加強資訊共用聯動,提升社會急救能力。

  記者手記:

  一場盛會見證天津“智”變

  悄然間,世界智慧大會步入第6個年頭。可以看到,智慧科技産業已經成為天津經濟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引擎。市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去年,智慧科技産業營業收入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和限額以上資訊服務業比重達到24.8%。

  2017年,也就是舉辦首屆世界智慧大會的那一年,天津高擎智慧科技産業發展大旗,並吹響了“天津智港”建設的號角。近些年,在“天津智港”建設過程中,這座城市通過“智慧+”賦能百業,加速拓展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能源、智慧港口、智慧製造、數字鄉村等眾多場景。

  建設“天津智港”,這座城市有著明確的思路,即加快發展以人工智慧産業為核心、以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為引領、以信創産業為主攻方向、以新型智慧基礎設施為關鍵支撐、各領域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興産業。讓人欣喜的是,在信創産業方面,天津已經形成包括超算、晶片、作業系統、數據庫、伺服器、網路安全等在內的完整産業鏈。

  按照此前規劃,到2025年,天津智慧科技産業營業收入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和限額以上資訊服務業比重將達到30%。(記者 郝一萍 袁誠 韓啟 胡淩雲 攝)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