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春天的故事|交通改善重塑貴州開放格局
連日來,貴陽至南寧高鐵建設一線不斷傳來好消息:最長隧道九萬大山一號隧道順利貫通;最大新建車站南寧北站站房框架柱開始澆築作業……
全長481公里的貴南高鐵是我國西南山區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建成通車後從貴陽到南寧最快只需2小時。
2014年以來,貴州相繼建成至廣州、昆明、長沙、重慶的高速鐵路,在黔貴大地形成以貴陽為中心的“十”字形高鐵網,為快速融入國內大迴圈、促進産業升級打下良好基礎。
作為我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州不沿邊、不沿海,綿延的大山限制了人的視野,也困住了該省融入全國市場、追趕同步小康的腳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全力突破交通瓶頸制約,2015年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目前全省公路總里程突破8000公里,位居全國第五。同時,高鐵通車里程達1527公里;形成“一樞十一支”機場佈局,貴陽龍洞堡機場3號航廈正式啟用,進入全國大型繁忙機場行列。
借助日益完善的交通網路,貴州穩步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新格局正加速形成。去年,全省實現進出口總額654.16億元,同比增長19.7%。
4月21日,滿載著60個標準集裝箱、約1650噸水泥熟料的貨運列車從貴陽都拉營國際陸海通物流港發車,駛向廣西欽州港,標誌著西部陸海新通道“貴陽都拉營—廣西欽州港”專列常態化開行。目前,“湛江港—都拉國際物流港”多式聯運班列、“甕馬鐵路—湛江港”測試班列已經成功開車,實現了黔粵雙向聯通。
此外,貴州積極發揮貴安新區、貴陽高新區等對外開放平臺的作用,不斷完善“外部企業+貴州資源”“外部市場+貴州産品”“外部總部+貴州基地”等模式,推動更多企業在貴州佈局、更多貴州産品“走出去”。 (經濟日報記者 王新偉 吳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