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021“經濟成績單”亮點頻出 經濟總量突破110萬億意味著什麼?

2022-01-19 08:54:00
來源:中國網財經
字號

  中國網財經1月19日訊(記者 王晨曦)GDP總量突破110萬億元、消費總量和外貿規模邁入新臺階、居民收入增長速度與經濟同步...... 17日,國家統計局在發佈會上盤點2021年經濟“成績單”,亮點頻出。

  GDP總量突破110萬億元 國際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

  2021年,中國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2021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比上年增長8.1%”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發佈會上表示,我國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經濟總量達114.4萬億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

  “經濟總量達到110萬億元,確實是一個標誌性事件”寧吉喆分析稱,2021年名義GDP從101萬億元到114萬億元,增量約13萬億元人民幣,折算合2萬億美元,相當於世界上一個比較大的主要經濟體一年的經濟總量,意味著我國綜合國力、社會生産力、人民生活水準進一步提升,也意味著我國發展的基礎更牢、條件更優、動力更足,同時也為全球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寧吉喆預計,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25%左右,我國國際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

  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表示,GDP總量1143670億元和每人平均GDP突破8萬元,是一項歷史性成就。從總量來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總量先後超過法、英、德、日等發達國家,在2010年躋身第二大經濟體。GDP總量連續兩年超過百萬億規模,表明我國經濟總體實力進一步增強。

  居民收入增速與經濟同步 發展“紅利”惠及人民

  2021年國內疫情雖然有多發散發情況出現,但民生領域依然有諸多亮點。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1%,實現穩步增長目標;新增就業1269萬人,達到年初預期目標;糧食産量再創新高,連續七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國家統計發佈數據顯示,2021全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達到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的要求。

  寧吉喆表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隨著鄉村振興、加強農業的深入推進,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明顯快於城鎮居民。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蔡之兵表示,每人平均收入的增速與GDP增速持平,表明中國廣大居民充分享受到了發展紅利,經濟發展與成果分享的差距逐步縮小。

  就業同樣關乎民生發展。2021年,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達到了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1%,低於5.5%左右的預期目標。

  寧吉喆分析,就業優先政策發力顯效。一系列援企穩崗幫扶政策,對於高校畢業生、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都産生了積極作用。加之去年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仍在繼續較快發展,各種靈活的就業模式吸納了許多勞動力就業。目前我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了2億人左右。

  糧食則是民生發展立足之本。2021年糧食總産量13657億斤,達到1.3萬億斤以上的預期目標,連續七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三駕馬車”作出積極貢獻 內需拉動80%經濟增長

  “三駕馬車”對2021年經濟增長都作出了積極貢獻,其中,消費依舊扮演“主引擎”的角色。

  數據顯示,2021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5.3、1.1、1.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5.4%、13.7%、20.9%。

  “經濟增長還是內需拉動為主。”寧吉喆表示,國內迴圈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2021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5%;固定資産投資規模超過50萬億元,增長4.9%。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9.1%,比上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

  寧吉喆表示,下一步,我國經濟增長的動能不僅來自需求“三駕馬車”的拉動,而且來自供給的推動;不僅來自內需的擴大,而且來自外需的拓展;不僅來自消費的增長,而且來自投資的發展;不僅來自改革的推進,而且來自創新的帶動。我們有信心、有底氣,也有能力、有條件,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21年固定資産保持恢復態勢 2022年投資增長走勢看好

  “固定資産投資是‘三駕馬車’中重要的一駕馬車”寧吉喆在發佈會上表示,2021年固定資産投資總體保持了恢復態勢。

  “下一階段,固定資産投資增長走勢看好。”寧吉喆表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等政策正在發力。隨著去年下半年以來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節奏,還有中央預算內投資加快下達進度,“十四五”規劃確定的102項重點項目陸續啟動,“兩新一重”項目有序建設,都有利於固定資産投資穩步恢復。

  從投資的先行指標來看,2021年1-12月份,新開工項目287760個,比1-11月份增加36767個;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比上年增長3.3%,比1-11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加快。今年年初以來,各地又按規劃開工了一批重點項目,可以説投資增長前景看好。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對媒體分析稱,投資會成為2022年經濟穩增長的關鍵性因素。他預計2022年可能是個基建投資大年。政策上,可能要將“十四五”規劃中間的一些投資項目提前到2022年來進行,各個地方上正在大規模的推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項目。

  因城施策效果顯現 2022年房地産市場有望保持總體平穩運作

  2021年我國房地産市場依然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積極穩妥實施房地産長效機制,著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積極防範潛在風險。

  寧吉喆表示,目前房地産市場供給在逐步優化。隨著房地産調控政策的穩步推進,房地産開發企業發展更加穩健,房地産行業正在向著集約、高效、長期、健康、穩定的方向發展和轉變。

  寧吉喆指出,2021年房地産增長對經濟增長總體上起到拉動作用。2021年,房地産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2%,拉動整體經濟增長0.4個百分點;建築業增加值增長2.1%,拉動整體經濟增長0.2個百分點。從行業預期看,2021年12月,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是56.3%,連續10個月保持在55%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隨著房地産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因城施策效果不斷顯現,2022年我國房地産市場有望保持總體平穩運作。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