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對全球貿易的“塑造力”正在顯現
董少鵬 證券日報副總編輯,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11月4日,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開幕式在上海舉行,習近平主席通過視頻發表主旨演講。從首屆進博會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到第二屆倡導“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把全球共用的機制做實、把全球合作的方式做活”,再到第三屆提出“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用的市場、大家的市場”,每一次演講都傳遞出中國以開放合作促全球共同發展的堅定信心,並推動具體措施落地。
經過短短4年時間,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形成了響亮的世界品牌。每到北半球的金秋時節,世界各地的頭部企業、中小企業紛紛聚集上海浦東,以進博會為平臺做生意、促交流、謀未來。進博會不僅僅促成了一單單生意,也在引領和塑造全球經貿合作的新文明,即倡導和堅持開放、合作、創新、共用的理念,反對任何形式的單邊主義、逆全球化,反對以強淩弱和“拆臺”“築墻”。
今年以來,新冠疫情持續發展並疊加全球經濟治理“軟肋”,使全球通脹率攀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産業鏈供應鏈受阻,經濟復蘇的勢頭有所減弱。當此之時,特別需要全球層面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特別需要各主要經濟體加強政策協調。有資源調動組織能力的國家,特別是主要大國要發揮穩定經濟、活躍經濟、促進增長的作用。進博會以推動向中國進口為主題,展現了中國主動擴大開放、持續擴大開放的胸懷,也是中國參與和引領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必然舉措。
當今世界,逆全球化和單邊主義思維仍在發展,但這種逆風、逆流是不可持續的。從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羅馬峰會的情況來看,各成員國對穩定全球産業鏈供應鏈是抱有期待的,對健康有效的多邊貿易體制是有期待的。堅持開放、公平、平等、可持續的多邊貿易體制,對恢復增長、創造就業、恢復工業生産率和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中國作為貿易大國和創新發展大國,通過參與國際經貿合作和國際經濟治理改革,與所有主張闔作共贏的夥伴一起促進全球各地區之間生産要素的優化配置,解決發展失衡問題、增進人類整體福祉,是一項宏大和持續的任務。
第四屆進博會企業展總展覽面積達到36.6萬平方米,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回頭率超過了80%,境外中小企業組團參展數增加了30%。同時,已有數十家全球知名企業預約參加第五屆進博會。這表明,進博會已成為眾多境外企業的貿易樂土。
進博會受到歡迎,與中國對外開放的進程緊密相關。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增至21個;依託海南自貿港和先行區的開放政策,海南加快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全國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由40條減到33條,首張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僅27條;壓縮《中國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目錄》,為技術要素跨境自由流動創造良好環境;共建“一帶一路”越走越實,中國同相關各方共同開展超過2000個合作項目。
截至2020年底,中國已連續12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據世貿組織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國際市場份額提升至12%,貢獻了全球15%的進口增量。今年1-8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2.3%。據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95%的受訪企業稱過去一年在中國的業務是盈利的,64%的受訪者稱中國業務營收是增長的。
在持續開放本國市場、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的同時,中國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積極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合作,為全球經濟合作注入中國智慧,貢獻中國力量。目前,中國已經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今年9月,正式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11月,提出加入《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這些舉措表明,中國充分尊重多邊貿易機制,積極推動開放合作共贏,堅定走人類共同合作發展之路,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良好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需要各國共同努力、共襄盛舉。進博會不單是中國擴大進口、拓展貿易的重要渠道,也是加強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各國互學互鑒的重要平臺。在世界風雲變幻之際,中國的開放發展進程必將對全球經濟發展和全球經濟治理髮揮重要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