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創經濟奇跡 盛世青年當不負盛世中國
中國的經濟發展“奇跡”,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裏——
打開手機,即可下單購買世界各地的貨物:廣西的荔枝、大連的櫻桃、山東的西瓜、智利的車厘子、挪威的三文魚……而且等待的時間不會很久。
——————————
支撐這些便捷高效生活方式的,是規模居世界第一的中國港口、約300個通航機場、營業里程超14萬公里的中國鐵路和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在護送它們,迅速抵達目的地。
中國人的日用品不再像百年前那樣以“洋”字頭冠名,洋釘、洋蠟、洋布、洋灰(石灰)、洋油(煤油)等,已被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中國拖進了歷史的文件夾。遍佈全球的中國商人正低調地將“中國製造”擺上各國的貨架,甚至遠離現代文明的非洲小鎮也成了中國銷售市場的組成部分。中國研製的新冠疫苗正在重塑多國居民的人體防禦機制,甚至是生活。
“看似尋常最奇崛。”在這些能被信手拈來的日常背後,是一個大國的經濟崛起。
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已甩掉積貧積弱的帽子,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一大外資流入國、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
中國更富了。1952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僅679億元,2010年超過日本並連年穩居世界第二。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我國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城鎮和農村居民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不足100元和50元。
中國更強了。從過去“沒有建成一寸高鐵”到如今成為高鐵建設發展的世界中心,中國高鐵實現了“彎道超車”,成為中國新的“外交名片”和“形象代表”;中國工程師挑戰從前難以征服的自然環境,變天塹為通途,建成了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世界跨度最大的雙層公路懸索橋、世界上設計時速最快的鐵路大橋……
中國人民更有獲得感了。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全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4.4%,更多中國家庭走出第一代大學生……
在上世紀50年代,時任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曾這樣評價中國,“中國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而今的中國,已不容世界忽視。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接近30%,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復蘇增長的最重要引擎。
然而,“成如容易卻艱辛”。
1949年中國共産黨執政之初,接手的是個山河破碎餓殍遍地的“爛攤子”,重工業幾乎為零,輕工業只有少數紡織業,每人平均壽命35歲。毛澤東曾感慨,我們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壺茶碗,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當時,國內一些資本家曾這樣説:“共産黨軍事上100分,政治上80分,經濟上0分。”時任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斷言,中國歷朝歷代都沒有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中國共産黨也解決不了。
中國共産黨卻一次次向世界展示了其超乎尋常的膽略、毅力和智慧,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
1949年,“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鞍鋼第一爐鐵水奔騰而出。
1952年,第一台蒸汽機車研製成功。
1956年,第一輛解放牌卡車駛下一汽生産線。
1958年,中國的第一台黑白電視機研製成功。
新中國成立頭30年建立的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工業化基礎。
在改革大潮中,深圳這個曾經的小漁村則站上時代的浪尖。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准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1979年7月,廣東省委提出,希望中央能給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頭建立出口加工區。對此,鄧小平很支援。他説,可以劃出一塊地方,就叫做特區。陜甘寧就是特區嘛!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1980年8月26日,經濟特區在中國正式誕生。
作為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4個經濟特區之一,深圳創造了眾多的“國內第一”:第一個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工資制度、敲響土地拍賣“第一槌”、第一家外匯調劑中心成立、第一家由企業集團創辦的銀行開業、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創辦……英國《經濟學人》曾這樣評價,“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跡’。”
這座城市也已然成為透視中國經濟崛起的窗口。它彰顯著中國共産黨實事求是、勇於變革的氣魄,也彰顯著一個國家及其人民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奮鬥姿態,更彰顯著“中國之治”的智慧。
2012年12月,黨的十八大後,剛剛上任的習近平總書記首次離京考察,首站就是深圳。12月8日,總書記登上深圳蓮花山,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並種下一棵高山榕。他動情地説:“富國之路、富民之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要有新開拓,要上新水準。”
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經濟保持年均9%以上高速增長。但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外需拉動、投資驅動、規模擴張實現的高速增長不可持續。黨的十八大提出,“要適應國內外經濟形勢新變化,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品質和效益上來”。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最近的這20年,我們的經濟總量規模擴大10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
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不斷迅猛發展,高速鐵路營運總里程達到3.8萬公里,5G終端連接數已超過2億,均居世界第一。
可貴的是,中國現在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具備完善工業體系的國家。220多種工業産品産量居世界第一位,製造業增加值預計連續10年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密集的公路網、鐵路網,繁忙的港口、機場,還有橋梁、特高壓線路交織起一張張密密麻麻的大網。生産端,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人口組成的強大生産、建設、物流梯隊;終端,對內是超過西方發達國家人口總和的每人平均預期壽命77.3歲的14億消費人口,對外則通過一帶一路輻射到世界各地。網羅其中的,是一個巨大而生機盎然的現代化市場。
而更重要的是,雖遭遇疾風驟雨,但中國共産黨掌舵的這艘“中國號”經濟巨輪行穩致遠。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2020年,美國經濟下行3.5%,歐盟經濟下行6.4%,日本經濟下行4.8%,而我國經濟正增長2.3%,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經濟總量突破100萬億元。
90後、00後一懂事見到的,就是一個這樣生生不息、燈火通明的富庶而繁華的國家!也因此,當武漢突遭變故,困守在家中的時候,大家相約打開窗戶,一起唱起國歌。當日前廣州的大學校園解封時,同學們激動地合唱《歌唱祖國》。
100年前的90後00後,面對的是一窮二白的中國,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他們把富饒的中國交到了今天的90後00後手中。我國已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征程。在黨的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正合力奮進“十四五”。
如何接好這個接力棒?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強國一代”會用自己的青春與奮鬥,向先輩和祖國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
——————————
——1921年——
國內生産總值183億元
糧食産量12180萬噸
鐵路里程1.16萬公里
——1978年——
國內生産總值3678.7億元
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71.2元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17.9%
糧食産量30476.5萬噸
鐵路里程5.17萬公里
公路里程89.02萬公里
汽車産業14.91萬輛
——2012年——
國內生産總值538580億元
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6509.5元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9.95%
糧食産量61222.62萬噸
鐵路里程9.76萬公里
公路里程423.75萬公里
汽車産業1600萬輛
——2020年——
國內生産總值1015986億元
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過60%
糧食産量66949萬噸
鐵路里程超過14萬公里
公路里程501萬公里
汽車産業2532.5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