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回落背後 中國經濟復蘇動力是否充足?
(經濟觀察)數據回落背後 中國經濟復蘇動力是否充足?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電 (記者 王恩博)變種病毒全球流竄,國內疫情局部偶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剛剛過去的5月給一直處於穩定復蘇進程中的中國經濟帶來挑戰。中國國家統計局16日公佈,當月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延續回落態勢。這不禁讓人擔心:中國經濟復蘇動力是否充足?
根據官方披露的資訊,5月份中國主要生産需求指標增速有所放緩。當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4月份為9.8%;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4%,4月份為17.7%;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5.4%,1-4月份為19.9%。
對於數據走弱原因,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2月份開始中國主要經濟指標出現大幅負增長,導致今年2月份相關指標同比增速大幅跳升,此後隨著去年基數回升,相關指標同比增速回落也是必然趨勢,因此僅看同比指標具有較大干擾,需要剔除基數效應和從多個角度分析經濟的恢復狀況。
如其所言,從更能體現近期變化情況的環比看,各項指標仍保持基本穩定;從兩年平均增速看,多數生産需求指標更有所加快。
例如,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産指數兩年平均增長均為6.6%,後者比上月加快0.4個百分點。1-5月份,固定資産投資兩年平均增長4.2%,比1-4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兩年平均增長4.5%,比上月加快0.2個百分點。
溫彬認為,5月份,生産和需求環比增速保持基本穩定,投資和消費兩年平均增速均較前值有所加快,説明中國經濟整體延續穩中恢復勢頭,與預期基本相符。
市場活力提升亦為經濟持續復蘇增添了有力注腳。瑞銀實證所(UBS Evidence Lab)近期公佈的一項中國企業家調查顯示,表示受疫情負面影響的受訪企業佔比由去年9月的79%下降至當前的48%。受訪企業經營預期也繼續改善,其中66%預計今年下半年銷售收入將同比上升。
中國經濟復蘇勢頭持續,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帶動中國PPI(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漲幅升至高位,這一壓力會否向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傳導引起市場關注。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郭麗岩向中新社記者表示,考量通脹問題一般從終端消費物價著手,根據當前CPI的溫和波動態勢,不用過分擔心通脹問題。她稱,目前肉禽蛋奶等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裕、價格運作態勢穩中向下,食品價格已成為CPI的“穩定器”。預計下半年,CPI將繼續在合理區間溫和波動。
而在工業品價格方面,為促進大宗商品市場平穩運作,官方已接連出手。據了解,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國務院有關部門將持續加強市場供需雙向調節,加強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對投機炒作行為“零容忍”,及時排查異常交易,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著力引導大宗商品價格向供需基本面回歸,為經濟平穩運作營造良好價格環境。
5月過後,2021年的“進度條”已接近一半。在上半年穩定復蘇基礎上,下半年中國經濟怎麼走?
中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陳興看好消費持續反彈。他表示,按照兩年年均增速看,一季度中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同比達到7%,與疫情前8%至9%左右的增速頗為接近,居民每人平均收入與消費支出增速的差值也有所收斂,加之疫苗接種加速推進,下半年中國消費或將迎來顯著改善。
溫彬則提醒,要看到全球經濟恢復不平衡和不協調因素仍然較多,美國通脹加快上升,但新增非農就業卻不及預期,近期美債收益率由升轉降,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取向存在較大分歧,要警惕美聯儲貨幣政策超預期調整帶來的風險。
他認為,由於中國經濟尚未完全恢復,一些領域復蘇基礎還不牢固,例如小企業PMI指數波動較大,近期再次跌落至收縮區間,因此宏觀政策宜繼續以“穩”為主,仍需要大力提振內需,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結構性支援力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