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推進與東盟多國跨國園區共建 深化國際產能合作
中新社南寧12月10日電 (記者 黃令妍)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蔣連生10日表示,廣西加快打造中國—馬來西亞“兩國雙園”升級版等國際園區合作項目,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拓展跨境產業鏈供應鏈。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當天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蔣連生有上述表示。
據介紹,廣西已與東盟8個國家開展園區合作,其中中馬“兩國雙園”開啟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對方互設產業園區的先河,成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背景下國際產能合作的典范。
廣西商務廳提供的信息顯示,目前前述項目中方欽州園注冊企業650家,總投資超1000億元人民幣,近150個產城項目入園。馬方關丹園總投資14億美元,350萬噸聯合鋼鐵項目以及ICP樁廠等重點項目2019年全面投產,聯合鋼鐵項目成為馬來西亞最大最先進的鋼鐵廠,年產650萬套新迪輪胎項目將建成馬來西亞最大輪胎生產基地。
此外,文萊—廣西經濟走廊建設也在穩步推進,走廊下摩拉港、香料加工、深海漁業養殖、大蠔養殖等重點項目取得進展。廣西承建的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截至2020年5月吸引企業累計投資2.74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3069個。
在緬甸和印尼新建的中國(廣西)—東盟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及續建和運營的越南、老撾、柬埔寨3個試驗站,向東盟輸出試種蔬菜、水稻等優新品種超過750個,亦成為中國與東盟深化農業產業合作的重要平臺。
蔣連生稱,隨著中馬“兩國雙園”聯合理事會,文萊—廣西經濟走廊聯合工作委員會建立,廣西與東盟產業園區的機制化合作將日益深化,助推中國—東盟自貿區向更深層次的一體化示范區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