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助力復工復産 58.6%受訪者希望對企業減稅降費

2020-05-07 11:1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受訪者認為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物流緊張、上下游産業鏈復工不同步和資金不足

  當前,全國正積極穩妥推進復工復産。各地紛紛出臺了幫扶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助力復工復産。用人單位復工復産情況如何?還存在哪些困難?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15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6.8%的受訪者感覺自己所在地復工復産率高。受訪者認為企業完全復工復産面臨的困難主要是物流緊張(44.1%)、上下游産業鏈復工不同步(39.5%)和資金不足(38.3%)。58.6%的受訪者希望對企業減稅降費、貼息貸款。

  86.8%受訪者感覺所在地復工復産率高

  北京某網際網路公司員工蔣嚴敏(化名)的公司已經復工了,暫時採用“AB班”的形式,即一名員工隔天去單位上一次班。

  鄭佳靜(化名)是深圳某文創公司的員工,她感覺深圳的復工復産率很高,“現在上下班路上,我覺得已經跟以前沒有區別了,車很堵,人很多,但大家會儘量不扎堆兒”。

  調查中,86.8%的受訪者感覺所在地復工復産率高。

  鄭佳靜向記者介紹,和疫情發生前相比,目前她所在公司的線上工作,如維護公眾號等,基本都能正常進行,但線下活動受到很大影響,“後者在我們公司以往的營收中佔很大比例”。

  鄭佳靜介紹,以往每個季度他們都要做好幾場線下活動,但第一季度就只有線上的合作,線下的合作就沒有了。

  “在家辦公,因為有線上會議平臺、語音文檔,各方面溝通完全不受影響,但工作效率很低。”蔣嚴敏坦言,在家辦公期間,她的工作進度受到了影響,“時間比較自由的情況下,就要看個人自製力了,我的自製力實在太差”。

  “我在公司做銷售,本來就不用每天打卡坐班,把該處理的事情處理好就行。但疫情期間,我不方便出差了。”北京某外企員工張賢雅(化名)説,疫情期間,她只能在市內跑客戶,“估計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去低風險地區拜訪客戶了”。

  受訪者認為,企業完全復工復産面臨的主要困難包括:物流緊張(44.1%)、上下游産業鏈復工不同步(39.5%)、資金不足(38.3%)。其他還有:用工短缺(33.4%)、銷售渠道受阻(30.7%)和原材料供應不足(30.5%)等。僅8.6%的受訪者表示所在單位完全復工復産沒有困難。

  張賢雅所在的公司是德國企業,大部分産品都是在國外生産,“現在整個生産週期都在拉長。雖然在中國整體的訂單沒有受太大影響,但跟去年相比還是有所降低。我聽説我們行業裏,有的公司已經取消調薪了”。

  “我們平時開會時,大家都是坐在一起,分別翻圖紙、查資料,商量起來很快。現在開視頻會議,進程就比較慢。”在北京某設計公司上班的徐傑(化名)回憶,有一次他和同事開視頻會議,一直開到晚上11點,以往在公司開類似的會議,下午就能結束,“一些東西口頭説不清楚,必須得拿著圖紙校對,所以很多工作沒法開展”。

  “我們公司銷售的是一種德國産的儀器,銷售人員需要現場給客戶介紹産品,並進行操作培訓。不能當面拜訪客戶對我們的工作還是有很大影響的。”張賢雅説。

  58.6%受訪者建議用減稅降費、貼息貸款等方式幫助企業

  “這段時間公司項目少,影響收益。由於沒有食堂,疫情期間我要每天早起,做好午飯帶到單位。為了乘坐人少一些的公交車,我得換乘好幾趟,上班路上花費的時間也更多了。”徐傑説,這段時間,他工作生活都比較累,希望一切儘快恢復正常。

  助力用人單位復工復産,58.6%的受訪者希望用減稅降費、貼息貸款等方式幫助企業減輕負擔,54.4%的受訪者希望加大復工復産政策落實力度,真正惠及廣大市場主體,53.1%的受訪者希望“點對點”協調開通專車或列車專廂,運送職工返城返崗,50.0%的受訪者期待優化營商環境簡化企業辦事程式。

  “現在公司開設了很多線上課程,下半年還會開發很多線上産品,來彌補線下的虧損,我們已經討論出相關方案了。”鄭佳靜説,他們公司在積極自救,“國家相關政策的落實,也為公司減輕了一些負擔,我發現這個月的社保少繳了一些,希望有更多這樣的政策,惠及更多中小企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全面復工復産已到關鍵時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應著力加快打通堵點、中斷點、難點,加快落實擴大內需戰略的各項舉措,釋放超大規模國內市場的需求潛力,帶動企業銷售持續回暖和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關於幫助用人單位復工復産,受訪者的其他建議還有:建立防疫物資保障、原材料供應等方面的供需對接平臺和協調機制(46.1%),各地各部門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幫企業解決難題(37.3%),深化改革,提高“網際網路+”服務水準(25.3%)等。

  受訪者中,一線城市的佔26.9%,二線城市的佔48.4%,三四線城市的佔20.6%,城鎮或縣城的佔3.5%,農村的佔0.6%。

  (記者 王品芝)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