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科技助力四川春耕生産見聞

2020-04-26 11:1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成都4月26日電 題:科技助力四川春耕生産見聞

  新華社記者陳健

  穀雨過後,農業大省四川春耕生産更加忙碌。在位於四川仁壽縣珠嘉鎮踏水村的現代糧食産業示範園區,村民們在科研人員指導下,正在玉米地裏播種大豆,進行玉米、大豆間作。

  記者採訪了解到,玉米、大豆間作有助於增加産量,提升農民種糧積極性。“和單純種植玉米相比,扣除增加的生産成本,進行玉米、大豆間作,畝均可增收360元。”踏水村種糧大戶王紫彬説。

  四川農業大學仁壽示範基地科研人員郭銘説,村民們採用的是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這是四川農業大學探索的一項新農藝,能降低農藥使用量,每畝降低25%左右;同時,大豆的根瘤菌具有培肥地力的作用,每畝的氮肥使用量也會降低25%左右。

  由於人多地少,崇尚精耕細作的四川農民一向有間作傳統,並且很早就發現玉米和大豆能互補。然而,傳統的玉米、大豆間作卻存在産量低、難以實現機械化兩大瓶頸。

  對此,四川農業大學的專家團隊解決了“小株距分帶同步精準播種”“分帶變數噴霧”等一系列技術難題,研製了適用於間作的農機。

  “如果不依靠機械,間作就會費工費時,得不償失。”王紫彬説,現在,間作實現了機械化,減少了投入,提高了産量,在專家指導下,玉米、大豆的密度還進行了優化配置。

  不僅如此,在這個園區與四川農業大學合作建立的博士工作站內,一個新的現代化農業物聯網中心剛剛建設完成。

  “物聯網中心可以全天候實時監測農作物的生長環境,為糧食生産科學管理提供保障。”博士工作站負責人李玥説,物聯網技術在農業上用途很多,比如,在農作物遇到病害的情況下,可以遠端與專家進行會診,從而更加科學地防控病害。

  許多類似這樣的新科技,正在有力助推四川春耕生産。在有“天府糧倉”之稱的崇州市,楊柳土地股份合作社職業經理人王伶俐一個人管理著合作社的3850畝土地。只見她拿出手機,打開一個智慧農業App,通過衛星遙感和田間小型氣象站收集的農作物長勢資訊,就一目了然地顯示在螢幕上,一個人也能輕鬆管理。

  新品種也為糧食生産提供了保障。在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種糧大戶王元威今年拿出一部分稻田,嘗試種植了94個水稻新品種,這幾天正在插秧。“我每年都會拿出小塊土地試種新品種,用來選出適合本地的品種。像去年有個新品種,試種發現抗性好、産量高、米質好,今年就擴大種植到了1500多畝。”王元威説。

  在十幾年的種糧歷程中,王元威特別注重嘗試新技術,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科院的專家也喜歡把新品種、新農機拿到他的田裏驗證。在他的庫房裏,放滿了播種機、插秧機、植保無人機……就拿播種機來説,從最初的簡易播種機,到後來的育秧播種機,再到最新的印刷播種機,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更新換代。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廖蔚説,四川著力在科技上增加糧食産量,將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加快科技供給,更多、更好地研發適宜四川地形地貌特點和生産技術需要的糧食生産機械,同時加強土壤改良技術等研究,提高科技支撐能力,實現糧食既增産又提質。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