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萬里加急必應 海陸空全棲 央企織密戰“疫”運輸保障網

2020-02-25 13:19:00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字號

  少了人頭攢動、少了車水馬龍,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自覺“宅家”成為普通百姓的戰“疫”日常。然而,當流動的“暫停鍵”被按下,有一群人卻在逆向而行,奮力奔跑。

  疫情發生後,民航、鐵路、郵政等交通物流“國家隊”義不容辭地接下了搶運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接送滯留境外同胞、保障乘客健康返工的“硬任務”,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雙勝利”,架起一座始終“流動”的海陸空運輸保障網。

  有召必應 搶奪戰“疫”生命線

  1月24日20時05分,除夕夜,武漢。

  中國南方航空湖北分公司運作指揮部經理羅海忠接到緊急通知,南航將執飛救援包機,搭載廣東省援助湖北的醫務人員從廣州直飛武漢。

  這是南航執行的第一個醫療支援包機任務,也是武漢天河機場首批醫療支援航班之一。

  羅忠海立即上報,同時通知地服、貨運、機務、運指、資訊等各部門值班人員,不到40分鐘,保障人員全部聚齊。當時的武漢公共交通已停運。“大家能這麼迅速到位,讓人挺感動。”他説。

  同日21時,廣州。

  各項準備工作也在有條不紊,高效迅速地準備著。為了安全、及時保障此次任務,南航第一時間選派8名機組成員前往機場,充分做好航前準備和防護工作。乘務組也根據航班的特殊性,制定了個性化服務流程。

  快,是民航運輸的最大特點和最顯著優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一架架救援包機搭建起空中戰“疫”通道,以“加速度”與疫情賽跑,為防控疫情前線守護寶貴的生命線。

  1月25日00:14,南航接到任務部署約4個小時後,搭載著128名廣東支援湖北醫護人員、3.4噸物資的CZ5241航班星夜起航。01:34分,CZ5241抵達武漢天河機場。

  除夕夜的救援包機只是開始。從海外到中國,從支援省份到對口支援的湖北地市,民航的速度也直接體現在疫情防控支援的“最後一公里”。

  從廣西南寧直飛湖北十堰、從遼寧瀋陽直飛湖北襄陽、從廣東廣州直飛湖北宜昌……直飛,首飛!只要援鄂醫療隊有需要,民航“國家隊”就發揮航空優勢,用最短航程保障醫療人員、醫療物資以最快速度奔赴戰“疫”第一線。

  小批量次、多批次、高頻率、“點到點”,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階段,醫護人員和物資的緊急運輸往往呈現這樣的特點。在這場賽跑中,民航央企充分利用自身靈活、方便、便捷的特點,成為應急救援和搶險救災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截至2月23日,東航已執行救援運輸包機累計96班,利用包機運送醫療人員9610余人,合計運送疫情防控物資3122.005噸;中航集團已執行救援運輸包機累計45班,利用包機運送醫療人員4546余人,運輸防疫物資合計近2063噸;南航集團(含廈航)共執行運送醫療救援人員的航班任務113班,緊急運送救援人員共12519人,運送抗疫物資615噸。

  空中“戰隊”執飛的同時,陸上“戰隊”也在快馬加鞭。

  2月11日,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明確的對口支援關係,貴州立時響應,籌集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護目鏡、噴霧器、一次性帽子、手套、外科手術衣等15類醫療物資火速馳援身處鄂州和武漢的貴州醫療隊。貴州郵政承擔了此次運遞任務。

  驅車19個小時,行駛近千里。“面對疫情,説不擔心是假的,但身為‘國家隊’中的一員,這份榮耀和責任讓我義不容辭!”駕齡23年、安全駕駛30萬公里的郵車駕駛員潘斌説。

  國有所召,必有所應。戰“疫”正是吃緊的時候,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的運輸線就是戰時的彈藥線、糧草線,更是人民的生命線。交通運輸領域的央企正是在這時時刻刻上演的火線救援行動中,彰顯了“國家隊”的責任擔當。

  排除萬難 築起同胞回家路

  疫情當前,滯留海外的同胞同樣牽動人心。

  2月8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東航又一架包機07:26分從廣州出發,執行MU700航班,于當地時間12:20分抵達印尼的巴厘島。飛機接上滯留當地的61名湖北籍旅客,執行MU799航班,于當地時間14:11起飛後直飛武漢,于19:42分順利抵達武漢天河機場。

  這次任務是東航根據中國外交部、中國民航局統一部署,執行海外接運湖北同胞直飛武漢的第3架包機,也是疫情發生以來印尼地區包機飛武漢的首架。

  從廣州到巴厘島再到武漢,需要飛越8300公里。據悉,這是東航已經飛過的距離最遠、航程最長的海外接運包機任務,從廣州起飛到最後飛回廣州,任務總時長達19個小時。

  19個小時,執行包機任務的4名飛行員、8名客艙服務人員和1名機務維護人員需要全程穿戴防護服、口罩、護目鏡、手套等,過程中不飲不食,還需要克服諸多不適。這對人體的心理及生理都是極大的考驗。

  當班機長莫朝輝出發前表示,此次包機任務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東航提前從安全飛行、航線航路運作、飛機性能、適航狀態、天氣油量、旅客安全防護、後勤保障等方面作了全面佈置,全體機組人員有決心有信心圓滿完成任務。

  時間緊、任務重,是幾乎每一班海外包機任務面臨的難題。然而這也正是“國家隊”顯現優勢、發揮關鍵作用的時刻。

  3個小時,東航完成向印尼外交部、印尼民航局、印尼空軍和印尼防疫指揮部的包機申請;

  首次從南非德班起航,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在規定時間內協調了12個國家的飛越及航權許可;

  為每位旅客配發口罩,協調當地防疫部門對旅客進行登機前體溫測量;

  從值機、安檢、海關,到候機廳、巡回巴士駁運、登機,確保每個細節工作到位……

  通過機制上統籌安排、程式上精心保障、服務中週到細緻、行動上分秒必爭,民航領域的央國企將任務完成的時間縮短再縮短,將一次次不可能變為可能。

  截至2月23日,中航集團已接回海外同胞430人,東航已接回海外同胞539人,南航集團(含廈航)已接回滯留國外同胞2629 名。在執行海外滯留湖北籍旅客回國包機任務中,央企成為祖國這一海外同胞最強後盾的堅實鑄造者。

  精準施策 打通有序復産線

  1月28日淩晨3點,“中遠海運人馬座”集裝箱船舶抵達寧波海域。船上裝載有34.88噸從安特衛普進口的醫用防護服生産所需的特殊布料。這批重點防疫物資急需在寧波卸載後運往浙江黃岩求新旅遊用品廠,用於生産醫用防護服。

  船舶靠港時,正值寒潮大風,海上風浪增大。在寧波海事局“海巡0718”艇等多方護航下,“中遠海運人馬座”輪船順利靠妥碼頭,迅速開展接卸工作,比原計劃提前20多個小時。

  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企業有序復工復産是應有之義。産業鏈環環相扣,機器一開動,就意味著人、原材料、物流、銷售都要跟著動。

  鐵路作為交通運輸的大動脈,在生産物資的供給鏈條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有序保障?中國鐵路北京鐵路局採取“一廠一策”的辦法。

  據悉,春運期間,北京鐵路局各貨運部門,通過積極走訪對接政府企業、採取大數據分析研判、加大挖潛整合運輸資源等舉措,按照精準施策的原則,打通“最後一公里”運輸。

  在與河鋼、首鋼、燕鋼、普陽鋼廠等主要鋼鐵企業的戰略合作中,北京鐵路局主動了解掌握企業産、運、銷、庫存等資訊,制定“一廠一策”運輸方案,助力企業生産。期間,鋼材日均裝1209車,同比增幅50.4%。天津、唐山、邯鄲“三個重點區域”,實現日均卸車10484車,同比增幅21.3%。

  據介紹,春運期間北京鐵路局貨運部門採取優化整合運輸資源、科學高效加強運能運力、增加綠色物流運輸比例、確保重點疫情防控物資、提升有序復工復産供給等舉措,累計完成貨物運輸3790萬噸,同比增幅21.8%。加大“公轉鐵”綠色物流運量,日均達到258車增幅500%。緊急運送重地區域抗疫防控醫療及生活物資234車,合計8015.6噸,為打贏防疫阻擊戰、總體戰,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和人民群眾生産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保障返工乘客的健康,是確保有序復工的另一項前提。隨著節後各地復工率逐漸上升,交通領域的央國企也在奏響“堅決防”“精細控”“重隔離”“勤消毒”的疫情防控“四部曲”,將防控要求落到實處、落到細處。

  “堅決防”:進站出站、進港出港,全流程體溫檢測;

  “精細控”:合理安排運力,減少旅客聚集出行;

  “重隔離”:強化發熱旅客篩查和應急處置,設置專門的隔離區;

  “勤消毒”:車站、車廂、航站、航班,加強通風、消毒、保潔工作……

  一系列舉措,為返工旅客安全出行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築牢防護屏障。

  在這場考驗責任、速度與智慧的戰“疫”中,央國企以高度的社會擔當、高效的資源統籌和精準的方案策略,為人員物資流動架起一座海陸空運輸保障網,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保駕護航!

  (人民網記者劉然、李楠樺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