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今年擴招100萬人 高職迎“暖春”

2019-03-06 08:52: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高職擴招,首次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這一涉及1418所高職院校的消息,在兩會會場內外引發強烈關注。

  從“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被寫進黨的十九大報告,到2018年8月我國高職院校首個“世界一流”建設方案獲批通過,再到近日國務院印發“硬核”文件《國家職業教育深化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教育正在昂首邁入屬於它的“黃金時代”。今天,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今年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提出讓更多青年憑藉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更是讓不少高職院校師生感慨,“高職的春天來了!”

  隨著職業教育重要性的日漸凸顯,高職招生也水漲船高。據教育部統計,2018年,全國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含獨立學院265所),其中高職(專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全國普通本專科共招生790.99萬人,其中普通專科招生368.83萬人,比上年增長5.16%,佔普通本專科人數的46.63%;全國普通本專科共有在校生2831.03萬人,其中普通專科在校生1133.70萬人,比上年增長2.60%,佔普通本專科人數的40.05%。

  高職院校為什麼要進行擴招?如何進行擴招?今年擴招100萬人又將引起哪些“蝴蝶效應”?對此,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有話説。

  高職擴招,蓄勢已久 

  看到高職院校今年要擴大招生100萬人這部分內容時,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激動得有些坐不住了——她今年帶來的一份議案便是建議擴大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

  在鄭亞莉看來,擴大高等職業教育規模是推進我國人力資源強國建設的需要,同時也是推動我國産業升級經濟轉型的需要。“當前,我國産業升級和經濟轉型處於關鍵時期,實現升級和轉型更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而高等職業教育就是以就業為導向,著力培養大批滿足産業結構轉型升級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

  教育部發佈的職業教育3年來的“成績單”顯示,職業教育大規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能力不斷增強,在現代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70%以上的一線新增從業人員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職業教育社會認可度顯著提升。同時,校企合作已初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的發展格局,職業教育國家標準體系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因此,鄭亞莉認為,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已經具備較好的辦學條件和較高的人才培養品質,尤其是2006年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啟動以來,建設的456所優質學校、3815個骨幹專業具有較強的擴招能力。加上高職教育學制短、見效快、空間大,能為我國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作出更大更好的貢獻。

  “擴大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推進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實現普通學校和職業學校更加均衡地發展,能進一步優化教育結構,推動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的實現。”鄭亞莉認為,高職擴招的同時還能充分發揮高等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緊密結合的特性,更大規模培養培訓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提升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較好解決人才培養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構性矛盾。正如李克強總理所説,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有利於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

  鄭亞莉關於高職擴招的認識和全國人大代表、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周洪宇不謀而合。在周洪宇看來,高職擴招無疑將讓更多學生擁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毫無疑問,年輕人接受教育的機會越多,國民的總體素質就會越高,也有了冒出更多大師級人才的土壤,能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對個人來講,讀書總比不讀書好,比留在社會上好,能提高他的競爭力。”

  “高等職業院校的生源以農村青年為主,更多農村青年接受高等職業教育,實現高品質就業,在改變個人命運的同時,也能惠及整個家庭。”鄭亞莉表示,目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達到了90%,就業起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都呈現較好的局面,也能為精準脫貧作出更大的貢獻。

  如何擴招?廣東省先行一步 

  具體怎麼擴招?此前,已有省份在擴大高等職業教育規模上開始探索。

  今年2月,廣東省印發了《廣東省職業教育“擴容、提質、強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計劃》),推進職業教育“擴容”是備受業界和社會關注的創新點之一。

  按照《計劃》,到2021年,廣東預計新增12萬個以上高職學位,全省中職學校數量從464所整合到350所左右,中職畢業生升學率達到30%,本科高校招收高職院校畢業生人數比2018年翻一番等。

  具體到哪個學校擴招、擴招多少,目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盧坤建正在等著安排。“以我們學校為例,如果今年讓我們比去年多招1500人,那政府會按照相應的辦學標準來計算各方面的經費給我們撥款,來匹配相應的學生規模。”盧坤建説。

  “廣東的高等教育是在保證品質下地擴招,廣東今年對本科高校和高等職業學校的投入有大幅度增加,目的就是保障擴招之後這些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比如校捨得平均面積、行政辦公的面積、設備的數量、師生比等。”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告訴記者。

  在許玲看來,《計劃》特別強調了“全省中職學校數量從464所整合到350所左右,中職畢業生升學率達到30%”,在高職“擴容”的同時也對中職教育的結構進行佈局優化,可以説在構建中職、高職銜接的立交橋。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高職擴招主要招生對象不是普通應屆高中畢業生,而是中職畢業生。“我國高職目前的生源主要來自普通應屆高中畢業生,以及少數中職畢業生。但高職的生源在逐漸減少,以至於在普通高考招生中,部分高職的生源危機顯得比較突出,高職完成招生計劃頗為吃力。而中職畢業生升高職繼續深造、發展,這一塊還潛力巨大,根據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496.88萬人,因此,只要將中職畢業生進高職深造的比例提高20%,就可以實現擴招100萬的目標。

  今後高職擴招中,鄭亞莉也認為,大幅提高中職生升學率是一個有效的現實路徑。

  “中等職業學校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基石,作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的基礎環節,吸引力不夠強、社會認可度不夠高是不爭的事實,其主要原因是升學率低,未能充分發揮其在現代職教體系中的基礎作用”。她建議大幅提高中職生升入高職院校(專科)的比例,讓更多已經接受了職業教育的青年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真正打通職教體系的薄弱環節。

  “量的擴大與質的提高兩手都要抓” 

  高職擴招,是否會造成部分學校培養品質的下降?對此,盧坤建倒是不擔心,“職業教育的擴招與品質下降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繫”。在他看來,職業教育和本科教育是兩種同等重要但不同類型的教育,“很多研究性大學的學生培養其實是一種精英化的培養,需要學校有長期的積累和積澱,但職業教育是對接産業培養技能人才的,只要産教融合進行得好,有強大的企業作為後盾,就不必然會造成學生培養品質的下降”。

  鄭亞莉認為,高職在擴招中應堅持寬進嚴出結合,量的擴大與質的提高兩手都要抓、都要硬。既要堅持德技並修,將職業技能培養與職業精神培養相融合,同時也要結合區域産業的新發展,動態調整專業結構,深化專業內涵建設,切實做到校企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開發課程資源、組織實訓教學,夯實專業人才培養。

  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以説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命門”。因此鄭亞莉特別強調,高職院校要深化産教融合,可以以職教集團、現代學徒制、應用技術協同中心等為抓手,引導行業企業用人單位深度參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開源引進企業高技能人才進入學校兼職兼薪,主動輸出教師進入企業挂職輪訓,實現校企師資雙向流動。

  周洪宇的思路有些不同。在他看來,除了加強校企合作,也應該大力鼓勵企業辦學。“職業教育是培養技能技術人才的,而企業是培養這類技能型人才的最佳場所,沒有誰比企業裏的師傅更清楚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如何結合企業需要培養人才、如何在生産實踐中培養真正的職業技能型人才,鼓勵企業辦學時,國家應該出臺相應政策,比如明確規定企業辦職業教育所産生的費用衝抵稅收,這樣企業才沒有壓力,沒有後顧之憂”。

  在鄭亞莉看來,高職擴招也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不是所有地區的所有學校都要擴招”,擴招應該向兩類地區傾斜,一是向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經濟社會發展品質高、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經濟帶內的高職院校傾斜;二是向經濟較為薄弱的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傾斜,給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人才供給。

  “人才供給一定要與社會需求結合起來!”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錢學明強調,高職院校在進行擴招時一定要實時了解社會的需求、産業的調整等,從而靈活配置教育資源,如果供需不平衡勢必會出現企業招工難、學生就業難的兩難問題。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