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工業經濟運作情況比想像中好 完成目標有保障
中新網1月16日電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今日表示,1-11月份,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是6.3%,即使是12月份保持低速增長,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還是有保證的。
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人社部副部長邱小平、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介紹本部門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並答記者問。
有記者問,去年9月份以來,工業增速回落到6%以下,這是否意味著工業增速滑出了合理區間?
對此,辛國斌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特別是三季度以後,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內主動調結構、防風險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工業增速連續幾個月出現放緩趨勢,有一些波動,這也是事實,企業界的焦慮感有所上升。針對這個問題,應該從以下幾個維度考慮:
首先,工業經濟整體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實際運作結果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好一些,在確定2018年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目標的時候,我們的預期目標是6%。1-11月份,全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是6.3%,即使是12月份保持低速增長,我們完成全年的目標任務還是有保證的。
在這些指標當中,有一些經濟指標表現還是比較好的,比如效益指標,前11個月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增長11.8%,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同比提高了0.16個百分點。又比如在投資方面,在企業效益好轉、節能環保改造提速以及新興産業培育加快等因素帶動下,前11個月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5%,回升到了近年來的較高水準。2016年、2017年工業投資增長的速度都是比較低的,現在有了明顯改善。
第二,從判斷經濟運作的角度還要有一個基本考慮,就是短期出現一些波動,這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要看發展的基本面是否正常。有一些變化是外部因素的衝擊影響,但有一些也是結構調整不得不付出的代價,是我們主動在作為。
從長期看,我國工業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影響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結構性問題正在得到逐步解決。比如,在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方面,一大批“散亂污”企業出清,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一些行業和地區的工業産值,但這些企業的出清,也為先進合規産能騰出了市場空間。再比如鋼鐵行業,這幾年國內堅定不移地化解鋼鐵過剩産能,行業生産經營秩序得到了很大改善,市場價格也在逐步回升。前三季度鋼鐵行業的産能利用率達到了78.1%,應該説恢復到了比較理想的區間。前11個月鋼鐵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了50.2%,效益情況也非常好。
第三,國家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的接續轉換期,一些行業對增長的拉動作用在減緩,但同時更應該看到,一些新的動能正在穩步形成。雖然從短期看,這些新成長起來的動能還不足以抵消過去一些行業下降帶來的影響,但是這種積極因素是大家非常樂意見到的。
辛國斌還舉了例子,比如近期大家反映比較多的汽車行業,2018年,我國汽車産銷量分別完成2781萬輛和2808萬輛,比上年分別下降了4.2%和2.8%。為什麼行業出現下降?這裡有政策因素的影響,比如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2017年底到期,這種政策因素導致一些消費提前被釋放。但同時,汽車行業也有一些新亮點,比如新能源汽車,2018年産銷量達到了127萬輛和1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59.9%和61.7%。雖然它佔整個汽車行業的銷售比重不到5%,但是這種增長勢頭很好。
辛國斌稱,大家會説,汽車行業帶動性很強,它的下降是不是就預示著2019年整個汽車産業還會持續這種態勢?辛國斌表示,應該樂觀看待。因為本身汽車保有量到了一定規模以後,持續高增長是不現實的,但是也不至於出現大幅波動、大起大落。三四線城市的需求還會不斷釋放,隨著新的環保標準的實施,有一些老舊車型的淘汰還會加快。所以2019年的汽車産銷形勢,還是應該保持樂觀的。
從整體工業情況來看,在傳統製造業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高技術製造業持續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前11個月,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達到了11.8%,明顯快於整體工業增速,其在整體工業中的比重又有所提高,達到了13.6%。所以我們説,在看到一些傳統産業對整個工業經濟拉動作用下降的同時,也要看到新的動能在不斷培育,帶動作用也在不斷增強。
辛國斌提到,這裡面結構調整的任務還是非常艱巨的。應該看到,我國工業經濟規模大、韌性足,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各種風險。2018年,我國工業增加值規模有望達到30萬億元,繼續保持世界首位。220多種主要工業品産量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同時我們還有全球最完整的産業體系。特別是數字經濟發展,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帶來的“數字紅利”使大家對製造業今後的發展還是充滿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