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嚴根土:一年行程10萬公里,只為一粒“中國棉”

2018-11-01 15:53:00
來源:河南日報
字號

  3月海南的種子要收穫,商丘的營養缽要育苗,山東的鹽鹼地要察看,新疆的試驗地要落實。4月各試驗點要播種,5月調查出苗期,6月枯萎病,7月開花期,8月黃萎病。9月10月會更忙,要把各個試驗點的種子帶回安陽優選,經常是白天下地,夜裏趕路......

  這是嚴根土口中常常談到的年度時間表。

  搞棉花抗逆育種需要到偏遠的鹽鹼、乾旱地區去做實驗,他帶領團隊在全國各典型生態區域佈置了18個試驗點。這位棉花育種專家一年的行程將近10萬公里。

  嚴根土,如同他的名字一樣,把根深深紮在了土地裏,一年奔波10萬公里,專注于棉花抗逆遺傳研究,只為育成一粒棉花良種。

  如今,他先後培育棉花新品種 10個,獲植物品種權 5 項,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超過8000萬畝,新增經濟社會效益高達150億元。

  10月30日,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來到坐落於安陽高新區的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簡稱中棉所),見到了一身農民裝束,質樸淳厚的嚴根土研究員,探訪到了一段段他與種子的故事。

  現今51歲的嚴根土1992年畢業于浙江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當年便來到中棉所,在棉花叢中一呆就是26年。一個南方人,初到安陽白壁小鎮,人生地不熟,再加上當時的科研和生活條件都比較艱苦,他也曾沮喪和動搖過。

  而在這個中國棉花的最高研究機構裏,他每天都看到自己兩位老師的身影:黃禎茂老師每天戴著草帽,挎著白布包,穿著像個普通農民,早出晚歸的在試驗田忙祿;喻樹迅院士,當時已是科研處處長,就為了省五塊錢,從白壁步行回老所部。

  “他們當時可都是剛剛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啊!這些老科學家們的精神給我上了重要的第一課。”嚴根土留了下來,他把那段時期稱之為從迷茫到傳承。

  學著老師們,他起早貪黑地紮根在田間地頭,觀察棉花生長常常一待就是幾個小時,總是蹲得雙腿麻木到站不起來。第一次到新疆出差,嚴根土纏著新疆農大的老教授,探討新的育種方法,一直討論到半夜2點。和衣將就睡上一小會兒,天還沒亮,兩個人又接著討論。

  20多年來,嚴根土帶領團隊研究了8000多份國內外育種材料,分析了從田間地頭得來的上千萬組數據,終於發明瞭“一種提高棉花産量和品質的育種方法”,並成功選育出中棉所44、中棉所49、中棉所59等經典棉花品種。

  中棉所49在新疆已連續推廣應用13年,目前仍是主栽品種,近兩年的栽種比重在南疆地區上升到65%,推廣面積佔當年全國總棉花種植面積的15.5%,推動了我國主産棉區品種的更新換代。

  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指引下,中棉所44和中棉所59分別於2014年和2017年通過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的審定。其中,中棉所44比當地品種增産50%以上,讓國外棉農和專家都十分佩服。這些對推進我國農業“走出去”、構建中亞國際棉花産業聚集帶都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

  科學的精神在傳承。同老師們一樣,2016年,作為第一完成人,嚴根土也站在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領獎臺上。

  榮譽、鮮花、掌聲之外,這位育種專家更看重的是種棉農民的肯定,黃土地裏老百姓的認可。那年冬天,內黃縣的鄉親們選出60多名代表,合租了一輛公交車來到中棉所大門口,他們對門衛説:“今年我們種植中棉所44獲得了大豐收,只想看一眼這個品種的育種者,並對他説聲謝謝”。此後,嚴根土和內黃棉農結下了深厚友誼,一直在幫助他們提高棉花種植技術。

  在嚴根土看來,鄉村振興戰略中産業振興的核心正是“綠色、優質和提高勞動生産力”,作為育種科研工作者,此後要繼續為我國棉花育種、規範化種植盡微薄之力。

  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離開中棉所的試驗田時,眼前一片片棉苗生機勃勃,記者不由想起那句咏棉的詩句: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為了天下之暖,嚴根土在一粒棉花籽上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