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首次公佈!中國國有金融資本有這麼多

2018-10-25 09:57:00
來源:國是直通車
字號

  財政部部長劉昆24日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作《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本的專項報告》。這是中國國有金融資産第一次全口徑公開“家底”。

  劉昆説,截至2017年末,國有金融機構資産總額241.0萬億元,負債總額217.3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産16.2萬億元。

  16.2萬億元的凈資産,劃分給14億中國人,每個人就能拿到1萬多。

  放在全世界,16.2萬億元凈資産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全球權威雜誌英國《銀行家》公佈的2018年報告指出,全球1000大銀行2017年一級資本總額合計才8.2萬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曾撰文稱,現有國有金融企業的國有資本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真實的,有的是自己為自己注資,有的注資早已消耗殆盡。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製圖

  問題是,財政部此次公佈家底是為了什麼?下一步又有怎樣的打算?

  事出有因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採訪表示,財政部此次對國有金融資産進行摸底,跟國務院今年7月份公佈的《關於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指導意見》有關。

  在這份文件中,國家對國有金融資本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比如,它要求解決國有金融資本管理中存在的“職責分散、權責不明、授權不清、佈局不優,以及配置效率有待提高、法治建設不到位”等問題。

  在解決這些問題中,財政部被賦予了更重要的責任。

  文件明確,由財政部門牽頭統一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各級財政部門對相關金融機構,享有參與重大決策、選擇管理者、享有收益等出資人權利。

  “從這個角度看,財政部摸清家底是為下一步的管理做打算。”宗良説。

  統一管理

  由財政部門牽頭負責,引出另外一個問題:國家要打破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政出多門”的弊端。

  比如,目前中央層面,財政部、匯金公司、一行兩會等都不同程度參與國有金融資本管理;地方層面,國有金融資本的管理也缺少統一的模式。

  再比如,國有金融資本發展的規模越來越大,管理的鏈條越拉越長,管理控制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一些地方甚至存在金融企業與非金融企業統一監管,缺乏風險隔離機制的問題。

  這都導致了國有金融資本管理“職責分散、風險增加”的問題。

  在宗良看來,推行國有金融資本的統一管理,既能有效化解金融風險,也為金融資産的保值增值提供了條件。

  正如《國務院關於2017年度金融企業國有資産的專項報告》(下稱,報告)總結説,穩妥做好風險處置工作,提升國有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一是不良貸款率穩中有降,不良資産處置穩步推進,4家資産管理公司積極發揮收購處置不良資産主力軍作用。二是金融機構抗風險能力得到提升,銀行業風險抵補能力不斷增強,證券保險業主要風控指標遠高於監管標準。

  公私兼顧

  毋庸置疑,完善對國有金融資本的管理,始終要保持國有金融資本的控制力和主導作用。

  中國的國有金融資本主要集中分佈在銀行、證券和保險等行業,其中銀行業尤為集中。因此,對國有金融資本的管理也主要集中在這些領域。

  報告提出,要以管資本為主加強金融企業國有資産管理,切實防範金融風險。

  具體表現為,夯實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法規制度體系,健全國有金融機構激勵約束機制,落實國有金融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優化國有金融資本戰略佈局,推動國有金融資本向重要行業、關鍵領域、重要基礎設施和重點金融機構集中;完善國有金融機構授權經營體系,推動國有金融機構履行好服務實體經濟和防控金融風險的主體責任;完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加強股權董事監事實質化管理,引導國有金融機構降低組織結構複雜程度。

  恒豐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張濤建議,在完善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同時,也要做到“公私兼顧”和“內外兼顧”。比如,競爭比較充分的中小商業銀行,國有資本可以進一步退出,更多交由市場競爭;取消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資一致的股權投資比例規則,持續推進外資投資便利化。

  (張文絞)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