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外洽會開幕 共盼“創新對外投資方式 促進全球經濟增長”
2018國際産能合作論壇暨第十屆中國對外投資洽談會開幕式暨主論壇現場。(台灣網 黃曉迪 攝)
台灣網9月15日訊 (記者 黃曉迪)9月15日,以“創新對外投資方式 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為主題的2018國際産能合作論壇暨第十屆中國對外投資洽談會(簡稱“外洽會”)開幕式及主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
本屆外洽會吸引了來自96個國家和地區的930多家大型企業家代表參會,176位中外專家學者發表專題演講,多達5000人次聽眾慕名而至,為境內企業“走出去”、境外企業“引進來”實現投資與産能合作,營造了良好的洽商和互利共用環境。
中國經濟走勢穩中向好 堅持推進“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5週年,上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剛剛結束,中國方案非常明確,中國聲音十分清晰,堅持擴大開放,應對貿易保護,促進投資便利化,堅持對外協商,互惠合作,共商發展,高品質高標準地推進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積極支援各國企業通過聯合招標,共同投資等方式開展新的市場,實現優勢互補,多方共贏,帶動區域經濟的增長,點亮沿線國家的人民夢想,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向邁進。
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副會長李吉平代表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陳元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表示,“中國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巨大的需求潛力以及巨大的發展迴旋餘地等獨特優勢”。他強調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但是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開放合作是全球的潮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資司巡視員王建軍在主旨報告中對當前中國的經濟形勢、對外投資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有關情況向各位嘉賓做了簡要介紹。他表示中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對外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豐碩,凝聚社會各界廣泛共識,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重點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早期收穫,同時深化貿易與投資合作,不斷促進互利共盈。
多國政要蒞臨會議 願借“一帶一路”東風共謀合作發展
俄羅斯總統顧問格拉濟耶夫·謝爾蓋在發言中暢談歐亞經濟聯盟與中國“一帶一路”的對接,在談及中俄兩國經貿合作的前景時,他表示 “我們在未來當中,無論是國企還是私企,相互之間的互動都會變得更加深入,並且共同參與到整個西北亞的經濟建設當中。” 格拉濟耶夫還提議共建國際貨幣發行中心、結算中心,並在醫療衛生、教育活動等領域展開進一步合作。
阿根廷駐華大使蓋鐵戈提到,在過去的五年間,中國在南美地區直接投資增長了600%,尤其在阿根廷,增長了1200%;同時阿根廷已成為中國鐵礦石和銅礦石的第二大進口國,中阿兩國已經成為了戰略合作夥伴。他表示,“我們願意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在未來能和中國有更加密切地合作,和我們毗鄰的國家也願意竭誠地與中國進行合作”。
尼日利亞國家汽車設計與發展委員會首席執行官傑拉尼·阿利尤在演講仲介紹了本國的豐富資源,同時強調,“過去幾十年當中,中國獲得了巨大的發展,這的確是引人注目的,我們特別希望在未來中國將會取得更多的創舉,尼日利亞和非洲也將會和中國一起共同進步。”
此外,哈薩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拉脫維亞共和國交通部國務秘書卡斯帕斯·奧佐林斯也先後介紹了本國的産能優勢、投資環境,並展望與中國經濟合作發展的前景。
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盼深化國際産能合作、實現共商共贏
國家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劉勇在演講中提出,建議在推進“一帶一路”和加強國際産能當中,要注重機制創新對症下藥,增強模式設計上的造血功能,加強第三方的合作並分享發展的成果和機遇,防範匯率風險,建設國家級産能合作的風險防控體系。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按照新時代共建“一帶一路”的新要求、以鋼鐵産業國際化的經驗和教訓為參考,對今後中國製造業對外投資發展提出了六點建議,包括製造業投資應與所在國的戰略背景、發展規劃相銜接;必須有長遠眼光、規範化發展;積極推動中國諮詢業、諮詢機構率先深度國際化;製造業企業今後的國際化必須要有清晰的海外發展戰略規劃;培養自己的國際化人才和聘用職業化、專業化團隊相結合,組建國際化人才隊伍;製造業國際化對外投資必須要有序發展等。
據悉,外洽會是國內唯一的以促進對外投資合作為宗旨的國際性專業會議,自2009年開啟首屆以來,已經連續舉辦9屆,今年是第十屆。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外洽會已成為海內外機構、企業洽談投資合作的重要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