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灣家庭揹債15萬億 臺學者揪出幕後黑手
台灣網13日訊 據“東森新聞雲”報道,臺灣地區貨幣政策主管機關日前發佈最新金融穩定報告,2017年臺灣地區家庭貸款餘額達到15萬億元(新台幣,下同),一舉創下15年來新高。其中,高房價是導致家庭債務持續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臺灣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係副教授章定煊痛斥“‘央行’的錯誤政策把臺灣家庭推向破産的邊緣”。
臺“央行”的這份報告顯示,去年臺灣家庭貸款餘額達到15萬億元,其中購置不動産貸款以63.56%的比例位居首位,週轉金貸款以33.8%居次席,相當於全年GDP的86.07%,儘管不動産市場回暖,但民眾買房負擔仍然很重。“央行”認為,臺灣家庭債務主要來自於房貸,家庭儲蓄率高、凈資産高,加上臺灣地區失業率和放款利率處在低檔,都有助於家庭維持穩定的償還能力,整體財務體系仍屬穩定。
這些年來銀行貸款利息低,貸款要求少,不少民眾都選擇貸款買房。不過臺灣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係副教授章定煊在臉書發文表示,“央行”釋放出氾濫且低廉的準備貨幣進入銀行體系,導致臺灣家庭均提高其財務標桿,向銀行部門貸款購置房産,同時也導致大量資金涌入房地産,促使房價泡沫化,讓家庭高估自己的財産,過度消費、降低儲蓄率,産生繁榮假像。
章定煊進一步分析,一旦房地産市場泡沫破裂,家庭資産價值會大幅縮水,甚至可能陷入負值,只能被迫縮減消費,最後經濟陷入長期蕭條。
舉例來説,一個家庭夫妻兩人薪水10萬元,之前存200萬當自備款,再貸款800萬,買一套價值1000萬元的房子。若以2%的利率、貸款20年來計算,每個月房貸4萬元,夫妻兩人覺得自己有200萬資産,每月扣除房貸還有6萬可以消費。
不過章定煊認為,一旦房市泡沫,房價跌三成,只剩700萬元,夫妻資産就變成凈值負100萬。他們必須減少消費,只要發生意外狀況,包括生病、失業、多生小孩等,支出超過每月6萬元,他們立即陷入破産危機。因此他指出,“央行”的錯誤政策,正讓臺灣大量的家庭陷入財政危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