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長江行】生態立縣農業為本 祿勸縣經濟快速發展
“感黨恩”三個字是昆明祿勸縣中屏鎮火本村村民自己要求寫上的。(台灣網 王怡然 攝)
台灣網5月18日昆明訊(記者 王怡然) “你們看那上面‘感黨恩’三個大字,就是在修這面黨建墻的時候,我們火本村村民主動要求寫上去的。” 5月17日,雲南省昆明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中屏鎮副鎮長張燕對記者説。
5月17日,由中央網信辦、生態環境部組織的“美麗中國長江行——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雲南站)走進雲南省昆明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深入了解該縣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具體做法。
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地處滇中北部,北隔金沙江與四川省會理縣相望,是由滇入川的“北大門”,素有“三水一江地,彝歌苗舞鄉”的美譽。全縣轄1街道、9鎮、6鄉,194個村(居)委會、2605個村小組,總人口48.72萬人,面積4233.91平方公里,佔昆明市總面積的1/5。
祿勸縣生態環境良好,境內森林與河流廣袤眾多。金沙江從這裡蜿蜒穿過,川流的普渡河、掌鳩河、洗馬河縱貫境內,最後匯入金沙江流入長江,祿勸也因此被譽為“三水一江地”的美稱。
近年來,祿勸縣確立了“生態立縣”的發展戰略,成功創建雲南省生態文明縣,生態文明創建成效顯著,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在祿勸縣中屏鎮火本村,記者看到,村容村貌乾淨整潔,許多村民家外墻上都請人書寫了自家的心聲。這些心聲有對家風傳承的希望,更有對美好生活的讚美。
據張燕介紹,火本村是中屏鎮保存較為完整的彝族聚居傳統村落。2017年,火本村以危房改造為突破口,以提高人居環境為抓手,以實現鄉村振興為目標,在打造“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留得住鄉愁”的特色村寨方面成為可借鑒的示範和典型。張燕説,“目前火本村村民以發展種養殖、土地流轉和務工為主要經濟來源,主要農作物以玉米、蔬菜種植等傳統農作物為主。經濟林果以板栗、核桃為主。養殖以生豬、肉牛、山羊、山地雞為主。2017年底,村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7228元。全村共有32戶11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戶24人,低保戶2戶7人。”
據了解,祿勸縣堅持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同步,積極調整産業結構,推動轉型發展,落實國家去産能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推進小冶金、小石材整合,關停小礦山、小砂石料場,限制石材開採,嚴把企業環境污染準入關,嚴控高耗能項目,不斷降低“兩高一低”産業比重,推動産業結構從資源消耗型向環境友好型轉變。搶抓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機遇,大力發展無公害生態農業。自2012以來新種植核桃80.8萬畝、總面積達到110.8萬畝。現有板栗種植總面積24萬畝。在金沙江沿岸實施石漠化治理和特色産業發展,大力引導推廣花椒、青花椒等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除了較好地保護了水土外,也讓群眾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在祿勸縣茂山鎮永翠村昆明蘭露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看到種植園裏一架架葡萄和一排排水蜜桃長勢喜人。“我們這些水果都已經預定出去了。”公司生物技術總監楊根生告訴記者。
據楊根生介紹,公司于2013年6月落戶祿勸高原特色農業示範區。紮根祿勸5年,基地産出的高原特色葡萄、水蜜桃等産品,已經成功進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等沿海發達地區的高端水果銷售渠道,取得廣泛的認可和優良的銷售業績。
楊根生告訴記者,水果生産是勞動密集合型産業,每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投入,以公司茂山100畝種植基地為例,常年用工在26人,季節性用工30人,工資標準為技術工80元/天,普工60元/天,公司每年支付工人工資達120萬元。“當地農民進入公司基地務工不但得到了勞動報酬,而且學到了水果生産管理技術,能就近實現就業,實現增收致富。公司在今年將帶動農戶或企業發展種植高原特色水果2000畝,其中葡萄600畝,水蜜桃1400畝。通過建立‘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大力開發高原特色水果産業,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在祿勸縣翠華鎮滿山滿谷的核桃樹前,種植板栗的農戶許開順告訴記者,他現在種植了100多畝板栗,從1995年開始種,1998年開始嫁接。“現在,1棵産16至18 公斤,畝産500多公斤,年收入可達50多萬元。種植板栗的經濟效益還是比較可觀的,以後會加強提質增效。”
據悉,近年來,祿勸縣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未來,祿勸縣將不斷優化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生態經濟,著力完善體制機制,加快調整優化産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轉變,構築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打造“山川秀美、鄉村潔凈、生態宜居”的生態祿勸。(完)
乾淨整潔的火本村。(台灣網 王怡然 攝)
火本村村民家院子。(台灣網 王怡然 攝)
火本村的黨建墻。(台灣網 王怡然 攝)
中屏鎮副鎮長張燕介紹火本村村民建檔立卡情況。(台灣網 王怡然 攝)
火本村一景。(台灣網 王怡然 攝)
火本村村民喜歡把心聲寫在自家院墻上。(台灣網 王怡然 攝)
火本村。(台灣網 王怡然 攝)
昆明蘭露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葡萄園。(台灣網 王怡然 攝)
葡萄架上果實纍纍。(台灣網 王怡然 攝)
葡萄長勢喜人。(台灣網 王怡然 攝)
水蜜桃。(台灣網 王怡然 攝)
公司生物技術總監楊根生對記者介紹情況。(台灣網 王怡然 攝)
祿勸縣翠華鎮的核桃林。(台灣網 王怡然 攝)